来信
财政部日前先后发布《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和《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两份规章的共同点在于,差旅费和会议综合定额标准都有所提高,又都旨在树立勤俭节约的风气。
必须承认,现行会议费标准也好,差旅费标准也好,都是一本老皇历。 以差旅费为例,现行标准是每人每天40元。如果去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出差,这样的标准显然太低,让出差人自掏腰包办公事也不现实。因此,不少单位在报销差旅费时的随意性很大。同样道理,很多机关没有会议费标准或者标准过低,办起会来往往要拉赞助或者以各种理由挪用其它费用。
过去的标准沦为废纸,有制度本身不切实际的因素,但对这种制度造成破坏的,从根本上说还是行政权力的随意化,以及财政管理体制为权力随意化的实现提供了便利。
且说差旅费。中央国家机关到省市,以此类推,省级机关到市州,市州机关到县区,县区机关到乡镇,往往都会有公务接待,上级机关的出差人员很少自己结算食宿交通费。每天40元的差旅费标准确实太低,但试想,如果下级机关都已经安排得无微不至,别说40元,就是4元钱也用不出去。这样,差旅费事实上成了一种特殊的福利。
尽管国家领导人到农家吃饭后主动掏饭钱的故事常常被传为美谈,但政治生活中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上级机关的人员到了基层,为吃住行自己买单的其实并不多。甚至,到了下面白吃白喝白住甚至白拿,已经成了一种官场潜规则。不消除这种潜规则及其体制土壤,被提高的会议费和差旅费的标准,很可能异化为被提高的福利标准。
朱述古(公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