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刚看完电视,很感动,在这拜金风气盛行的社会,有健康快车和郭车长这些难能可贵的中国人为老百姓做好事,这是值得全国人民好好学习的。祝您平安健康!”
11月21日18时23分,“健康快车”在铜仁的先进事迹经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报道后几分钟,“健康快车”车长郭义贵就收到了云南省一医院院长发来的这条短消息。
12000多名残疾人得到补救恢复
去年5月,铜仁地区卫生部门向省卫生厅、国家卫生部递交了申请,希望得到“健康快车”的帮助。9月9日上午9时20分,带着香港同胞对老区人民的关怀之情,载着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的关怀之心的“健康快车”进驻铜仁火车站。随后,医护人员在地区残联的带领下,下到德江、思南等县了解白内障患者的情况。
铜仁地区残联理事长莫祥兴告诉记者,全区380万人口中有残疾人约19万人,“九五”以来,有12000多名残疾人通过手术治疗和训练,其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补救,7000多名白内障患者得到了矫治,751名聋哑人经过检测训练有的已开口说话。此次得知“健康快车”要驶进铜仁,残联积极开展了各项准备工作,在地区医院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病人接待站和上百张康复床位,对各县残联提出了“不漏掉一个村寨,不漏掉一个白内障患者”的要求,并千方百计为特困患者解决康复经费问题。
爱心点亮光明
“来啦!来啦!‘健康快车’医疗救助队眼科专家来了!”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残联干部把“健康快车”驶进铜仁的消息高兴地告诉刘家坝村76岁的陈春英老人。虽然还不知道手术的具体时间,但陈春英还是十分兴奋,每天都翘首企盼着能够早日得到治疗。
一年前,陈春英右眼开始模糊,逐渐看不清楚东西,今年3月完全失明。
陈春英的儿子刘爽说,他们多次商量要为母亲做白内障康复手术,但沿河土地坳镇刘家村是个偏远的小山村,要做手术就要去铜仁或遵义,来回路程太远,加之母亲坐车就晕车。他们怕76岁的老人经受不住路途的颠簸,他花500元租了一辆车让母亲平躺在车上赶到了地区医院。
“看见啦!看见啦!”9月19日,当刘爽轻轻摘掉母亲右眼上的纱布时,这位76岁的老人兴奋地喊了出来。
印江沙子坡镇68岁的何能泽,记者见到他时刚做完手术出来。几年前,何老伯的左眼睛患了白内障。2003年的一天,在下地干农活时由于视力不好,摔下几米高的坎子,右手骨折。11月21日,何能泽到医院看病时从医生处得知“健康快车”进驻铜仁,免费为白内障患者治疗后,家都顾不上回,转身赶往铜仁。
思南县塘头镇蜂桶槽村一户人家的两兄弟,均患先天性白内障,哥弟俩40多年来都在黑暗中艰难度日。这次“健康快车”的到来,让哥弟俩重见了光明。
“黑”了12年今朝见阳光
“以前我走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十分困难,现在我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我很开心。”刚刚做完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敖中山欣喜地对记者说。这位来自沿河自治县夹石镇隆坪村的12岁少年是“健康快车”活动在铜仁的第一位受益者。
敖中山是先天性双目白内障,但黑暗没有让他失去生活目标,他很自强,始终在坚持学习。
敖中山是父亲搀扶来的,贫穷使他在黑暗中生活了将近12年。
他父亲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不停地趴在门缝边张望。为了让孩子走出黑暗,他付出了太多,仍然未能如愿。
2003年,敖中山的父母在外打工数年后,辛苦攒下了8000元,于是带着儿子敖中山赶到天津接受治疗。当医生告诉他们治疗一双眼睛8000元是不够的时候,一家人在医院里放声大哭。为了能让儿子早日看到光明,他们只好先让儿子做了右眼手术,待攒下足够的钱后,再去做左眼手术。
从天津回家后,父母亲省吃俭用,更加辛苦地挣钱,就为了儿子的眼睛。直到这次“健康快车”的到来。
“姐姐最疼爱我了,不管刮风下雨都是她背我上学。最让我难过的是,为了给我挣钱治眼睛,姐姐竟悄悄外出打工去了。她学习好,辍学真可惜。”。
他说,如今告别了12年的黑暗生活,今后,为了父母和姐姐,再苦再累也要好好学习,将来好报答他们以及所有给他关爱的人。他还告诉记者,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可以保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好警察。
到11月23日,“健康快车”医疗队已经为铜仁地区近千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了白内障手术治疗,并将持续到12月中旬结束。
为残疾人支起一片蓝天
铜仁地区残联始终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以宣传为主导,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并在《铜仁日报》周末版上开办了《身残志坚壮丽篇》专栏,每周刊登一篇残疾人先进事迹,大大激发了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全面唤醒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爱心;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保障法》的宣传,全区残疾人事业逐步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各县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扶助残疾人优惠政策,相继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和残疾人援助工作站,使全区残疾人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上都得到全方位的照顾,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残疾人。
王明绍右手残疾,看着别人靠勤劳的双手日子逐渐过得火红。他的心里在流泪,痛恨一次意外的事故给自己带来一辈子的生活不便和困难。但他没有悲观,努力寻找致富的门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明绍从电视上看到一条开发荒山的致富的报道,这条新闻启开了发家致富的思路,他打起了门前那片荒山的主意。村民听着王明绍要承包对门山头的荒山,只当着笑话,根本不相信一个残疾人能到山上抱“金娃娃”。当王明绍正式签订了50年承包合同,村民十分惊讶,这位不善言谈的汉子到底要干什么?
1995年,王明绍动员全家人扛着锄头上山了,开始了他心中勾画的致富蓝图。他边开荒,边种了30多亩烤烟,建起了两栋土坯房。年底交售烤烟3000多公斤,收入1.6万余元,王明绍将这笔钱加之原来的积蓄。购买5000多株板栗,1万余株花束苗栽在地里,以后逐渐扩大开垦面积和种植面积。到1997年他的烤烟种植面积已达到120余亩,建起了一栋有6间的水泥砖烘烤房,一棚可烤干烟250公斤,从1995年到1997年,他为国家提供的烤烟税收就达10余万元。如今他承包的1000亩荒山已开发利用800余亩,培育板栗苗4.1万株,杜仲3.5万多株,花束3万多株,银杏6000多株。
王明绍全家人的辛勤耕作在2006年已见成效。今年板栗收得2万多斤,收入6万多元,空心李子3000株收得1500斤,收入6000元,8亩中药材收入3000元,出栏40只山羊收入6400元,各种粮食作物收入3万元。现在,王明绍已成为该村富裕户,并多次被铜仁地区评为优秀残疾人。
11月23日,记者登上“健康快车”采访时,看到车上一派紧张、忙碌景象。专家们吃住都在车上,为了解除白内障患者的痛苦,他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这一凝聚党和政府爱心的行动。车长郭义贵对记者说,作为“健康快车”上的医护人员,常年离家,随着列车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那种工作和生活都在车厢内的辛苦可想而知。但每当看到患者沉浸在重见光明的巨大欣喜中时,所有医护人员便觉得,生活再枯燥单调,都会感觉充实和幸福,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在为生命服务。车长郭义贵说,他已经是第四次跟着“健康快车”来到贵州了,每一次来都为这些生活在偏远落后山村的残疾人那自强不息、身强志坚的精神感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