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着焕然一新的家,李阳笑了。
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迸发出的浓浓暖意,已经汇成可以改变穷苦孩子一生的力量———幸福的小李阳,沐浴在爱的阳光中,梳理着那些滚烫的寄言与祝福和像海潮般涌来的爱心物资,思绪万千。12月3日,当本报“温暖行动慰问小组”再一次把成车的爱心包裹送到他焕然一新的小家中时,李阳笑了!
爱心阿姨:租车送来书桌
12月3日16时20分,李阳家楼下。一辆装载着数个包裹的小型货车缓缓停下。从皇姑区最北端赶来的赵女士,送来了儿子换下来的白色课桌。为了把这个李阳急需的学习用具送来,她冒着凛冽的寒风特意到泰山路雇了一辆货车。
“书桌是八成新的,我儿子听说是为了帮这个孩子,马上就给腾出来了!现在儿子用电脑桌。我在沈阳日报上看见他写作业连个桌子都没有,心里一直发酸。因为我也趴着写过东西,一会儿胳膊就受不了……”
听说报社里还有大量的爱心物资也要运往李阳家,赵女士特意绕道前来,抢着把我们的采访车拉不下的东西装到了货车上。
再见到李阳时,孩子欢快的表情让记者意外。知道记者下午要来,孩子一直等在路口。看见记者挥手,他很亲热地迎了上来,还是习惯性地低着头,不同的是一件崭新的蓝棉袄取代了昔日单薄的校服。“阳阳,你这衣服比叔叔的还好呢!”李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小脑袋。
看见车上还带来一个篮球,孩子一时忘了烦恼,粲然一笑,把球抱在胸前看了又看。
破旧小屋:已被整修一新
在热心邻居和老师的帮助下,十多个装着衣服、书本、棉被、豆油、面包的包裹被运上楼。眼前的一幕让记者心里暖意融融———街道派来的工人们正忙碌地帮李阳家更换新房门和窗框,原来肮脏的墙面已经被涂上一层洁白的乳胶漆。李阳的父亲李永成,穿着褐色的立领大棉袄逢人便握手。
“你瞅他精神的,咳,老长时间没看见他这样了!”邻居们站在房门口感慨着。据说,李永成家的煤气在12月1日已经重新开通了,还有两张新床就要搬来了!
李家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孩子用紧张而羞涩的心情一一应对着许多素不相识的爱心市民。李阳家狭小的门厅里堆了二十多个包裹,“有很多老人上楼都费劲,却大老远地给我们送东西来……你看这么多的被!”李阳轻声对记者说。在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李阳总是望着那张刚抬上来的书桌,下意识地用小手抚摩桌面。
面对眼前的变化,李阳有些拘束,只是跟在工人后面不停地东看看西看看。下午5时左右,最后一块玻璃安上了,很快被擦得光可鉴人。李永成陷入了少有的安静和茫然。“我还能说啥啊!阳啊!这以后可就看咱们自己了……”他反复地絮叨,“啥也别说了!好人多!”
有爱守护:他会走得更远
傍晚,更多的学校老师也加入到帮助李家收拾屋子的行列中。很多老师也感慨,没想到李阳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爱。“我们知道像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但是他绝对是幸运的!现在孩子的物质条件已经有了好转,我们更关心的是他的精神生活。这么多人关注着他,孩子的压力很大,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他更看重自己的学习了!”老师说,这几天放学后,李阳一直走得很晚,总是做完作业才回家。
那些让李阳感动的爱的叮咛,让他一时紧张无比。每到这时,和他最贴心的学校德育主任李老师总是安慰他:“孩子,你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什么都不要想,把自己的精神用在功课上。无论命运有什么改变,最终还得靠你自己……我知道你想为别人做些什么,减轻负疚感,但只要你学业有成,就是给所有人的最好回馈!”
“有的学生本来很贫困,可受到多方资助后,却用好心人的捐款买手机和贵重的消费品,变得大手大脚,让人失望!”当记者说起这些现象的时候,李阳急切地说:“我不能!不能!叔叔,那不是骗人吗?”孩子一脸的诚实让人又是怜惜,又感欣慰。“你是好样的,大人们都尊重你!”记者鼓励他,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同时也感到压力的还有李阳的老师们。李老师说:“所有的人都做得很多了,现在是我们努力的时候了。孩子的底子还不错,以后我们得更加关注他,这么好的孩子应该有好的发展!目前好心人捐的钱让他好好地读完高中应该没有问题了!能让他在沈阳考上好学校是孩子和我们的共同心愿!”
夜色再次笼罩了那栋灰暗的小楼,记者和老师将要离开,我们劝李阳留在屋里不用送,可说了几次,孩子依旧低着头不出声地跟在大家的身后,这是他惯有的也是唯一的表达谢意的方式。几十米的路大家走得都很慢。直到我们的车子渐行渐远,那个小小的身影依旧在夜色中凝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