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首创“种地创业”必修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一群2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农田里埋头干着农活,除草、松土、拔萝卜……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农民,而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后,从这学期开始,学院新推出“种地创业”课程,2005级的学生要想拿到这2个学分,就必须通过在田地里“种菜种瓜”及经营模拟农场才能完成。
据了解,学生干农活挣学分,创业和劳动成为他们的必修课,这在全国高校尚属首例。
学生自主办农场
据了解,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是所公办民资学校,如今校园里的上百亩空地被开辟成了农场。放眼望去,一畦畦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这些菜地原是学院的待建工地。上学期,学院把120亩地划成6份,分给6个系,每个系20亩地,让同学们自行操作收益。
于是,每个系都成立了自己的模拟农场。除农场的董事长由系主任担任外,总经理等职位都由学生竞聘争取。公司成立后,还设置了市场部、财务部、生产部等机构。
实践收获丰收果
“一切都模拟工商注册的流程来进行,公司必须在学校内部的‘三创实践部’进行工商注册。”学院院长邹广严说,这样一来,学校财务处便成了“银行”。在每个公司成功取得经营权后,便可以向财务处借贷3000元作启动资金,而锄头、水桶、抽水机以及三轮车等农具均由学校提供。农场开始运营后,白萝卜、香菜、葱、花菜、豆苗等蔬菜成了学生“青睐”的品种。
经过一个学期的“折腾”,同学们在秋天终于收获了劳动成果。9月12日,在学院开学典礼上,同学们在创业农场种出的萝卜、黄瓜、青豆、大葱摆满了主席台。
农场劳作换学分
看着同学们对农场高涨的热情,该院领导于近日做出了决定——从2005级的学生开始,将模拟农场作为其大学期间的必修课,修满2个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在“农场必修课”中,田间劳作课以45分钟算一个学时,大学生们做满了64个学时,才能挣到1个学分。在学生们大学毕业时,学校还会根据农场创业这项考核标准,给他们计算另外1个学分。
谈起“劳作换学分”的初衷,邹院长说:“现在的大学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很多同学也认为,他们在农场的经营过程中,也学会了经营管理,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更加直观。
做劳工或赚吆喝?
不过,也有一些同学感到困惑:“农场虽然有收益,但干活是没有工资的,卖再多的钱都只能上缴公司。究竟是修学分还是做免费劳工?”同时,由于劳作学时没有安排进课程表,也无相关的劳作课老师,除了周末或没有课程安排时由班级组织到农场劳作,其他的时间均有同学们自行操作。
因此,大家对学时的计时问题也有疑问:“没人监督,一些不想干活的同学可能会借机‘放水’。”不仅如此,一些家长甚至直言:“想让孩子劳动为何不直接去农村体验?学校是真为学生着想,还是为了赚‘吆喝’?”
对此,有人建议,院方可实行这项措施并完善下去,如果将模拟农场的收益捐助给贫困生,那更有意义。据华西都市报今日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