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月6日、7日,今年迅速蹿红的相声演员郭德纲将率他的北京德云社在深圳市民中心礼堂举行两场新春相声专场晚会。日前,这位“非著名相声演员”来到深圳为下月的演出造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郭德纲不改“大嘴”本色,插科打诨、逗趣搞笑、针砭时事、冷嘲热讽,让访谈过程犹如一场单口相声表演。
谈演出:不怕“水土不服”
记者:对深圳有什么印象?
郭德纲:深圳很漂亮,让人很舒服,市民中心很大,可以练广播操了。
记者:相声是北方曲艺的曲种,你有没有想过北方的相声会在深圳“水土不服”?
郭德纲:我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城市演出,所以对我来说没问题。而且我想深圳有很多北方人,而且这也是一座高智商的城市,所以也应该没问题。
记者:下个月在深圳的演出会有哪些内容?
郭德纲:今年10月,为纪念德云社成立10周年,我们在北京举行了六场演出。我们计划先从这六场演出的段子中筛选,然后在网上公布,再请深圳的观众朋友们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自己挑选。
记者:演员方面呢?
郭德纲:参与深圳演出的会有十几位演员,都是我的师兄弟、师叔、师伯。
记者:会不会针对深圳,在表演中加入一些广东方言或者特殊的笑料?
郭德纲:方言要为相声服务,而且也要让大多数人听得懂,所以我们更多借鉴的是山东话、东北话、河北话、河南话,因为这些方言更接近普通话,可以最小地避免文化差异。广东方言很多人听不懂,假如我用三年时间去学潮汕话,而在相声里却用不了一句,那是不是太耽误工夫了?因此我不会刻意在深圳的演出中使用广东方言,不过为了制造笑料,我们可能会在表演中把一些地名改成深圳的。
记者:你对深圳的观众有什么要求?
郭德纲:没有,来听就好了。
谈是非:
支持黄健翔
记者:你在今年年初走红时,有些人就预言你最多只能撑半年,现在一年过去了,你觉得自己还能撑多久?
郭德纲:我既不是第一个被这么说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被这么说的人,比如当年很多人也这么说过周星驰,还有很多艺人也被这样预言过,时间会证明一切。
记者:那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走红的?
郭德纲:我是一个在特殊时期里的特殊的人。
记者:你多次对外界表示自己不会参加2007年央视春晚,但央视方面并没有向你发出过邀请,这算不算是你单方面拒绝春晚呢?
郭德纲:我的回答主要是针对网友们对我上春晚的猜测,并不是针对央视。事实上,我并没有说过春晚如何如何不好,小时候我也是看春晚长大的,春晚给观众们带来了快乐,也使很多演员从此走上了小康的道路,这都是它的好处。
记者:那如果春晚邀请你了,你会不会参加?
郭德纲:不会。春晚不像我们在剧场里演出,它要面对全国观众,因此难免在一些地方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也难免要苛刻一些。比如它有很多道审查,央视请了很多专家来出主意,当然这些专家里也有些假专家、半专家什么的,而我是一个很坚持自己艺术见解的人,而且脾气也不好,可能到不了五审六审,一审时我就可能把桌子给掀翻了。我不愿意让别人来约束我,我也不想去给人家添乱,既然这样,那就把上春晚的机会留给那些希望走红的人吧。
记者:在不久前央视举办的相声电视大赛上,你的一位徒弟临阵退出,为什么?你就不怕和央视交恶?
郭德纲:我让徒弟退出的原因是,首先我不接受相声比赛这个概念,其次我发现一些参赛选手的素质比较低劣,我怕我的徒弟被带坏了。对于央视,我觉得他们不会这么小气吧。
记者:黄健翔曾在德云社说过相声,你和他是不是很熟?
郭德纲:对,我和健翔是好朋友,他很喜欢相声。
记者:你对他从央视辞职一事怎么看?
郭德纲: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作为他的朋友,我当然支持他的选择。我觉得健翔和我是一样的人,说话直,不怕得罪人,当然也会得罪一些人。
记者:你和他会合作说一段相声吗?
郭德纲:如果他还是待业青年的话,如果他还想说相声的话,我当然欢迎他再来德云社说相声。
记者:你这一年中涉及了很多官司,这些官司目前都到什么地步了?
郭德纲:那个版权官司(指郭德纲状告广东飞乐影视制品有限公司、九州音像出版公司侵犯著作权以及表演者权一案——编者注)已经在前几天胜诉了,我获得了12万元的赔偿。现在就剩下和杨志刚先生的官司,目前还在庭审阶段,但我有信心一定能打赢。至于杨先生说我诽谤师傅,丧尽天良,我要特别说明的是,老师和师傅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我只有一个师傅,不是杨先生,而是侯跃文。
谈相声:圈子里有股恶势力
记者:近十年来,我们一直在说相声陷入低谷,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郭德纲:相声需要从小学习、培养,一个好的相声演员四十岁走红都不算晚,但现实恰恰相反,我们有80%的相声演员在三十岁前都是在从事别的职业,因此他们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对相声艺术真正的理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百姓的文艺生活很枯燥,对笑更是充满渴望,这时候,那些半路出家的人跳进了这个行业,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赢得了一亩三分地,也让相声在老百姓中火了一把。不过,很快他们就江郎才尽了,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相声的“没落”。
记者:难道相声界已经失去了正常的造血功能?
郭德纲:也不是,但是这十几年来,我刚才说的那些人已经在相声界内形成了一股恶势力,他们信奉着反正你不会说,我不会说,他也不会说的原则,如果突然冒出一个会说相声的,就一定得弄死他。
记者:你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吗?
郭德纲:除了相声界,所有的人都挺喜欢我的。
记者:那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在目前的相声界一枝独秀了?
郭德纲:我能有今天的知名度,不是因为我自己太优秀了,而是因为有太多差同行衬托我。而且我觉得一枝独秀也不是好事,我非常希望能出现下一个郭德纲。我曾经说过,只要你真有本事,我愿意出钱炒作你,可遗憾的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接招。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观众为什么会喜欢你说的相声?
郭德纲:可能是因为我既不骗自己也不骗观众吧,而且我一直把观众当上帝,而不是把别的什么当上帝。再有就是我的段子比较注重娱乐性,因为我知道观众来剧场听相声,不是来上课的,而是想发出开心的笑声。
谈传承:不能急功近利
记者:自从你火了以后,相声似乎也变成了一种时髦的流行文化。
郭德纲:对,现在在北京听相声就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且前不久我还被一家杂志社评为“时尚先生”的候选人了呢,你看我能和时尚沾边吗?
记者:这些时髦的定位和新的关注度会不会是相声发展的又一个契机?
郭德纲:对,但我们首先要解决好相声自身的问题。我觉得现在的相声不是创新不够,而是继承不够。祖师爷们给我们留下了上千个优秀的“载体”(段子),可你水平低,拿不动,又能怪谁?
记者:你现在有多少个徒弟?
郭德纲:教过的人有40多个,真正行拜师礼的有五个,最大的26岁,最小的半岁,是我的搭档于谦的儿子于云霆。
记者:你收徒弟的标准是什么?
郭德纲:不急功近利,热爱相声。不要指望学了相声就能当大腕,也不要指望一场演出就能挣十万。这个行业是个成才率极低的行业,1000个孩子学相声,最后能有四五个从事这个职业、传承传统的人就不错了。
记者:可即使是培养出了有传承能力的人才,没有可传承的东西也不行啊。
郭德纲:对,所以德云社出资建立了“中国曲艺资料库抢录工程”,就是为了搜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老艺人的老作品,目前,我们已经给10多位老艺人录了音。
记者:除了说相声外,你也拍电视剧、当主持人,听说你还要去讲课?
郭德纲:这个月27日,我会和易中天、张贤亮两位先生一起参加一个论坛,我讲的是传统文化。
记者:很多年前电视、电台里播放的是相声,而现在都变成了《百家讲坛》式的专家演讲,你觉得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共通之处?
郭德纲:我以前没仔细研究,你一问我还真觉得这两者之间的确有些联系,比如都是在形式上通俗易懂,在内容上讲大家都能明白的道理。而且我觉得我和易中天先生也挺同病相怜的,我们都备受“自己人”的攻击。晶报记者刘忆斯
郭德纲走红是非录
2006年2月23日“金钱门”
天津卫视的《鱼龙百戏》栏目举办了一场该栏目“十大擂主评选”的答谢演出。据一位编导向记者透露:当时他们与郭德纲进行了联系,邀请他回家乡演出,结果郭德纲开口报价20万,这个价位即使把所有演出收入都给他一人也还不够。
2006年2月27日“口舌门”
汪洋声称,郭德纲在今年1月的德云社新年相声专场中指名道姓地提到“汪洋的老婆跟别人睡觉,汪洋因此要自焚”,这是对自己以及爱人人格和名誉的赤裸裸的诽谤。汪洋声称已将那场演出的视频、音频作了公证,准备以此为据将郭德纲告上法庭。4月19日,郭德纲公开向汪洋道歉,并谴责同行挑唆是非。
2006年11月20日“官司门”
因为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披露自己的老师杨志刚存在“家中装修公款报销”、“与女同事同居”等问题,郭德纲被杨志刚以涉嫌诽谤罪起诉到法院。11月20日上午,北京大兴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引人关注的案件,庭上有证人指出,在天津那段日子,郭德纲曾通过报销发票等手段,侵占过近万元公款,郭予以否认。该案件未当庭判决。(综合)
“央视请了很多专家来出主意,当然这些专家里也有些假专家、半专家什么的,而我是一个很坚持自己艺术见解的人,而且脾气也不好,可能到不了五审六审,一审时我就可能把桌子给掀翻了。
那些人已经在相声界内形成了一股恶势力,他们信奉着反正你不会说,我不会说,他也不会说的原则,如果突然冒出一个会说相声的,就一定得弄死他。
祖师爷们给我们留下了上千个优秀的‘载体’(段子),可你水平低,拿不动,又能怪谁?”——郭德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