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与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何成清
翻开诺贝尔文学奖的历代获奖者名单看了后深有感触,堂堂中国960万平方公里13亿的人口总数竟然没有一个获能获得此项荣誉的,这不仅不让人深思。唯一有个黄皮肤黑头发的获奖者也是改了国籍走入别的国界的“中国人”,而奥地利却有了23位诺贝尔奖获的者,一个小小的国家为什么就能一次一次的获的此项奖项呢?是他们的作家有才华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呢?也许有些人会这样说:我们泱泱大国何必与一般的小国去争这样的荣誉呢?我们自己国家的奖都多的拿不完。 况且我们五千年文明文明外人是想也想不到的,不就是一个文学奖项么想要多少我们可以自创多少啊。
这也不过是一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说的酸话了。
寻根揪底中国的作家为什么都不能让瑞士那些老头看上眼呢?引用一位网友的评论:环顾四周,我们看到,天才如北岛漂泊无踪;名家如余华把一本书扩充成两本好多卖两个钱;市侩如池莉高喊着快感快感;诗人如赵丽华写“梨花体”起劲;牛烘如郭敬明还在坚持“抄袭有理”;叫嚣如韩寒被书商炒来炒去;前卫如卫慧来去不离脐下三寸;红火如海岩只能鸡毛蒜皮……当你看到这些现象,是不是还象某些人那样责怪人家瑞典文学院有偏见,审美观不同呢?拉不屎怕不能怪罪于茅坑。
也许有些人会说天天惦记着诺奖,冲着拿奖去写作,其实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符合中国的一贯礼让和高尚的谦逊品格吗?记得早在20年代鲁迅先生就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我虽然不清楚但是内容我却是清清楚楚的,记得有句话叫礼尚往来说中国人只会爱着面子把好的东西都送出去。我是佩服鲁迅的,因为他有中国人的傲气和骨气。
但是现在呢,那些不能获奖者不但不能省视自己的无能还冠冕堂皇的说自己看不起那奖杯,嘲讽起诺奖来。试问这也算的上大国风范试问这也说的上是爱国吗?奥地利有23位获奖者它都没有把尾巴翘起来,奥地利只是一个小国,表现的却是一个大国的风范。
现在很多作家都是用利己的方法写作,怎样赚钱就怎样写。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激情和那份对文学的责任当做回事,也根本没有想过对文学负责的心理。试问一个没有感情没有民族荣誉感没有激情没有责任的人如何能写出大作好作呢?耶利内克是有才华的,更甚者她是一个爱国者,她的作品洋溢着她的热情与勇气,远见与责任,她批判国家批判黑暗和现实那都是源于对国家的爱和对黑暗的不满以及对文学的责任,让她因失望而产生了一种仇恨和动力,从而写出符合时代和民族的作品来。
她获得诺奖是应得的。因为她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对后世子孙的负责,如果中国能有这样的人还愁拿不到它吗?还用的着假惺惺的说大国不争论吗?假如把这些垃圾文字留给后世子孙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祖先呢?
是我们在退化吗?不是。中国文学普遍的特点就是急功近利,鼠目寸光,是毫无深意所以没有国际大师级的人物,怪谁呢,只能怪自己。
我们以后少说诺奖我不稀罕诺奖不属于我们中国。
诚然写作比获奖重要,诚然是因为写作而才能获奖,但是没有这些东西的证明和检验你还以为你一直写的东西都是何其的有才气何其的精彩呢?所以不管怎样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获奖而努力为了国家民族而写作,那这样的作家才不失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那样我们也不失的可以谦虚一下我们中国文学也是足已获的此奖的,只是缺少的运气而已。
写了这么多我一直都没有写到我的中国梦这个题材上来,忧虑使我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我知道我是希望中国能多几个获的诺奖的,也许在梦里都在想。事实呢就是我们一起努力,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或者作家都应该认真的对待起文学来,把梦想实现在诺奖上,那时我们的梦想相信也是中国的梦想。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