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生活中遇到危难,会首先想到求助“110”。如果在农业生产上面临危害,又该如何寻求快速的帮助?“963110”,海南的农民记住了这一农业科技服务热线。
农业科技服务“110”是我省科技部门探索创建的农村科技服务新体制。 目前,我省已建成100个服务站和283个服务点,初步形成了全省性的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这一快速有效的网络,在农技服务和推广中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并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我省农村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的靓品牌。国家科技部正组织全国20个省区市推广农业科技服务“110”这一模式。
一个电话,技术服务送到田头
11月23日,琼海市长坡服务站。下午17时22分,站里的服务热线第62次响起,技术员王扬立即拿起了听筒。“快来帮我们看看,我们的冬瓜许多叶子发黄,有的已经枯了……”打来电话的是长坡镇长坡村委会来埇村村民陈新日。陈新日反映,村里有多家农户的冬瓜出现病症,村民们十分着急。放下电话,王扬即刻发动了摩托车。10分钟后,当王扬到达村民的冬瓜地时,一下子被村民围住了。经诊断,王扬认定村民们的冬瓜得的是细菌性角斑病。该种病传染很快,当时,来埇村已有80多亩冬瓜染病。王扬当即为村民开出了药方,并耐心地告诉村民如何用药。回到站里时,已是19时16分。
王扬告诉记者,服务站平均每天要接待150人次的农民来电、来访咨询。服务站悬挂的工作制度一栏中明确要求:“对广大农民的科技求助来访、来电、来信,要做到不辞、不拖、不卡,快捷服务,无特殊情况,服务时限不超过一天。”
我省农业科技服务“110”模式2001年由琼海市首创,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全省试点推广,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2004年,全省开通了统一服务电话“963110”,农民随时拨打电话,都可就近获得快速的技术服务。
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的建立,打破过去乡镇农技机构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站的做法,根据区域、产业需要和农民需求建站,服务范围可以跨乡镇、市县服务。380多个站点分布全省120多个乡镇,覆盖大部分农村,4年来累计受益农民已达400多万人次。
一个网络,专家就在你面前
11月24日,三亚市田独服务站。“田独服务站,南田服务站呼叫……”上午9时16分,电脑的音箱传来了呼叫声。田独服务站技术人员坐到电脑前,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与远方的南田服务站进行交流。南田服务站技术人员反映,近几日芒果坐果率不高。两站技术人员随后对此现象展开探讨。
海南省农业科技服务“110”建设了视频系统,目前已开设77个终端,配备了终端设备的服务站(点)都可以进入视频系统,技术人员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视频系统向上级指挥中心、专家团专家或其他服务站(点)求助,实现远程诊断、指导、培训和交流。今年6月,琼海市一些地区的香蕉发生细菌性茎腐病。琼海市塔洋服务站站长王燕想到,东方、昌江种植香蕉的面积很大,这两个市县的技术人员应该有治疗的好办法。王燕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向他们请教到了治理方法,使琼海的香蕉病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控制。
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农业科技服务“110”形成了省、市县(区)、乡镇三级,纵向连通、横向协调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省科技厅和各市县(区)都建立了指挥中心,每个指挥中心都拥有固定专家团,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农技推广机构的专家。目前省专家团专家有50多人,各市县专家团有专家450多人。
一个品牌,技物结合彰显活力
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的建设机制灵活,有的是农资企业设立的,有的是依托农技站设立的,还有的是科研机构或农业技术协会设立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实行市场化运作。服务站一边是技术咨询服务区,一边是农资经营区,既为农户种、养生产“开处方”,又供应农药和各种农资,通过合理的利润维持服务站的经营和发展。
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使农业科技“110”服务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琼海市塔洋服务站依托原来镇农技站设立,目前农资农药的销售量是2001年成立服务站前的10倍。站长王燕说,服务站的硬件设备比以前明显增强,服务内容更广,服务方法更多,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与此同时,技术人员能获得一定的利益回报,也提高了服务农民的积极性。
省指挥中心指挥长周进伟认为,省科技厅制定了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点)建设的标准和认定办法,实行统一标志、统一授牌,并对服务站(点)提出技术装备、人员数量和技术服务等规范性要求,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入农业科技服务“110”,便代表了要为农民履行一种责任,要接受一种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制度的约束,需要技术人员以快速有效的责任心去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去赢得群众的信任。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入,传统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呈现出“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三亚市指挥中心副指挥长许国珍说,农业科技服务“110”已成为整合原有乡镇农技站各站资源的有效平台,建立起了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个平台,科技人员施展才华
“以前一般只是坐在办公室等群众来问、等群众来请,而现在能主动地去接触农户,了解农户的生产状况,向农民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琼海市大路服务站站长吴川德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带领服务站的技术人员通过销售农资、推广优质种苗、为农民提供收购、运输服务等,年收入达50多万元。
农业科技服务“110”为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全新的施展舞台。据统计,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站已吸纳农业技术人员600多人。他们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从传统的种植技术指导逐步扩展到新型的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复杂的设施农业技术指导。
三亚市南田服务站站长、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劲松说,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潜力巨大,但长期以来农民大多数种植的仍是一般性农产品,而名、特、优产品比重过于偏小。农业科技服务“110”的这一新型服务模式,势必将加快我省热带高效农业技术的推广步伐。
一种机制,农村发展注入动力
11月25日,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大坡村委会保墩村,记者看到村民符传通的哈密瓜棚里挂满了累累硕果。去年,符传通在英州服务站站长符劲的指导和帮助下,种植2亩大棚哈密瓜,当年纯收入5万多元。今年,已掌握种植技术的符传通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6亩。同时,村里另有5户农民也学符传通种起了大棚哈密瓜。
在农业科技服务“110”技术人员的引领和帮助下,农民们尝到了农业科技的甜头。今年,定安县定城服务站谭黎服务点农艺师蒙传春,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服务“110”服务点的技术力量,引导农民种植圣女果新品种“千喜”,已经喜获丰收。据统计,谭黎村共引种“千喜”150亩,每亩平均收入达8000元。
省科技厅厅长肖杰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增收的动力在于农业科技。农业科技必须通过农技人员将技术普及到农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农业科技服务“110”能够实现农业科技的有效应用和推广,“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科技服务新体制,它将为海南新农村的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农技“110”更多报道见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