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生产力大显神通——“十五”以来新疆科技事业成就综述
11月底,从新疆自治区农业厅传出消息:今年新疆棉花总产、平均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棉花总产量218万吨,皮棉平均单产达114公斤,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2%,两项纪录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首位。 这是新疆连续多年实施棉花科技攻关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新疆“十五”以来科技进步取得显著效果、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明显增强的有力佐证。
“十五”以来,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性研究中,新疆各级各类科技计划所引导的研究开发活动更具区域特色,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作用得到明显增强。据全国科技进步最新统计监测,2005年,新疆“科技活动直接产出”指标位居全国第八,“科技进步环境评价”指标排在第四位。
新疆科技工作坚持服务于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通过实施科技攻关,为解决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棉花的科技攻关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实例。通过地方和兵团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棉花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开发与示范”,新疆实现了棉花高产、高效及综合技术的突破,取得了60多项科研成果,攻克了棉花生产等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全区提供了一批适宜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模式,为棉区和棉农的增收作出了直接贡献。目前棉花产值占全疆种植业总产值的45%,全疆农牧民收入中30%来自棉花。
罗布泊大型钾盐矿、土屋-延东铜矿等矿床的相继发现使新疆再次成为矿业界投资的热土。然而有谁知道,这背后凝聚着参与国家305项目研究的全国2万多地质工作者的心血。该项目由自治区政府主持,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是全国惟一的由一个地方政府连续在4个“五年”计划中主持的国家级项目。已提供了可开发的中大型矿产基地16处,其科研预测储量潜在价值达9000多亿元。
“十五”是新疆高新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高新技术在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和少数民族语言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使新疆传统产业“旧貌换新颜”。比如通过整合胚胎移植技术,新疆已组建了年产万枚的优质高产奶牛胚胎基地和科技服务体系。生产的牛胚胎数占全国的60%以上,向20个省份销售胚胎并提供技术服务。近期,新疆畜牧科学院郭志勤研究员的科研团队在幼畜超排技术上又获重大突破,使新疆在这方面继续保持国内领先优势。
高新技术的发展也成就了新兴产业。新疆第三机床厂的专利产品“调径变矩节能抽油机”达国内领先水平,被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的首选机型,占国内市场40%的份额,开始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国,成为新兴产业。金风科技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采用跳跃式发展,从600千瓦、750千瓦机组定桨失速型跨越到1.2兆瓦、1.5兆瓦变速变桨直驱永磁机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内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龙头企业。目前他们正进行1.5兆、2兆风电机组的独立研发。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新疆一批企业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不仅成长为技术创新的典型,也逐步向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转变。目前全区已创建136家高新技术企业,“特变电工”是其中的佼佼者。该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年增长率超过30%,2005年的总投入已达到2.1亿元。在高端技术和创新平台建设上开始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共同进行高端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并共同拓展国际市场。他们所生产的750千伏电抗器和世界容量最大的500千伏变压器已销往美国;他们承建的塔吉克斯坦输变电工程,实现了我国首次出口500千伏输变电成套技术。同中科院联合研制的超导变压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技成果的价值是最终通过推广和转化来实现的。农作物和家畜的优良品种、高产优质种养模式的推广,为新疆农牧业的连年增产丰收提供了保障。冻精配种、胚胎移植等技术的推广,使全区一半以上的土种牛得到改良。“新冬18号”、“新春6号”等小麦优良品种推广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使其核心试验区农民增效3500万元;试验示范区农民增效2.18亿元。
在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新疆应用基础研究着眼于本区资源和环境,在相关的学科领域也形成了地域特色和优势。新疆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的“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研究”项目,在生态需水、荒漠化治理、干旱区生态环境预测等研究上取得突破。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实验室紧扣新疆特色生物资源的研究需要,通过筛选新疆抗旱、耐盐和抗冻的生物资源,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适合在新疆干旱荒漠环境生长的抗逆转基因植物新品系,达到高效开发利用新疆特色生物资源的目的。
“十五”以来,新疆还不断拓宽同国内、国际科技合作领域。5年时间,新疆同东部省市累计合作达478项,投资65.81亿元。同中亚及其他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在20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了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合作机制和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开通了中亚科技经济信息网。同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与澳大利亚合作建起中澳绵羊育种中心,成立有色金属联合开发公司;同丹麦和德国的合作加快了大型风机研制和产业化;利用法国资金和技术,建起边远地区分散式太阳能供电示范系统;通过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实施区域资源开发调查;还成立了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发中心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新疆小麦实验站等。(方云静)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