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声更是江湖上的一支,有着与生俱来的帮派性。如果不加入某一帮派、某一阵营,在江湖上就无法立足,就无法用相声挣钱吃饭。
相声“进门户”忌“跳门”
相声界的师徒关系,更近于“学徒”而较远于“师生”。过去相声艺人收徒,和铺面买卖招收学徒近似。不要学费,负责徒弟的食宿,要求徒弟为师父打长工、干杂活三年零一节等。相声对学徒还有更苛刻的要求:一是出师后一年的收入要归老师,有的还规定徒弟有义务赡养师父一生;第二是如果半途不学,还要包赔老师饭钱等损失。
这种苛刻的要求是出于对为师者的保护。相声行业出人才不容易,不像一般店铺招收学徒,就算学徒什么都不会,只当长工、伙计使唤也值了——对掌柜的来说,无非是多加个床板、多加双筷子。但相声艺人大多是下层人民,多一个人吃饭也是笔不小的花费。出去撂地卖艺挣钱,一个人就要顶一个人的事,而相声的习学困难又使得学徒的头一两年不可能挣到什么钱,一旦徒弟学成又会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发生,所以只能在合同上加这么一条。
旧社会大部分老艺人都经历过这种学徒期,他们年长后,又这样招收过徒弟。
当然,也会有很多特例。相声演员苏文茂就说过:“本来一般的字据还有‘为师父效力半年’的内容,我师父说不用效力了,出师后搞个谢师会就行了。”但他的字据写的不是三年零一节,而是五年。
相声是一门繁难的艺术,老师如果不尽心指点,徒弟很难学成。从这个角度说,它的师徒关系又和“师生”关系近了一些。
相声更是江湖上的一支,有着与生俱来的帮派性。如果不加入某一帮派、某一阵营,在江湖上就无法立足,就无法用相声挣钱吃饭。相声的拜师,不但是学习,更标志着该学员加入了师父归属的宗派。从此以后,“家谱”上有名,江湖上承认,才能以相声为业,养家活口。因此,相声艺人常说“师徒如父子”。
既然进入某一支派,就要行江湖之礼、设拜师宴广而告之,即“摆知”。要请同行,要有“引保代”——就是引荐人、保人和代师传艺之人,其中引师、代师必须是内行人,保师则无所谓内外行,甚至拜师会所在饭店的经理都可以,因为他只是起到担保人的作用。
“摆知”、“进门户”等是进入江湖帮派的一种标志。旧时相声界非常忌讳“跳门”,即转投他师。
侯宝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在西单商场第一个说相声的老师,就是常宝臣先生,后来常宝臣先生病故,我得另找老师。这时有个相声艺人对我说:‘你就算我的徒弟吧!’其实他没怎么教我,我只帮着他敛敛钱,帮帮忙……我二十一岁那年,正式拜朱阔泉先生为师,学说相声……我要学相声,就得请说书的、唱莲花落的、练把式的、变戏法的,这四门每门来一位师父。当时,我哪有钱上饭馆?我拜师,就拿出一元钱,在师父家请吃了顿炸酱面,只请了绪得贵、汤金澄两位老师,那二位没去。我冲师父叩了三个头,吃了顿炸酱面,就算正式拜师了。”穷也有穷的活法,就算违反了一点“江湖规矩”,也并不影响他日后成为一代宗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