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南京市“绿色南京”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7年南京市首次把绿色新村工程纳入“绿色南京”建设范围,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建设一批园林绿化村。
绿色新村工程,包括村庄道路绿化、宅旁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公共用地绿化和围村林建设。 工程建设标准分为五个部分,具体为:村庄绿化覆盖面积占村庄建设面积的比率达到30%以上,村庄道路宜林地绿化率达到90%以上,村庄水体宜林地绿化率达到90%以上,村民住宅周边宜林地绿化率达到85%以上,有条件的自然村应建设公共绿地等。折算下来,每个农户拥有树木的数量将不低于50株。
“今后,南京市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陆续对全市700多个行政村、4287个50人以上的自然村进行‘绿色新村’建设。”市农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每年建设一批绿色村庄的要求,明年重点对13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政村)中的200个自然村实施“绿色新村”工程。力争到2009年,4287个自然村的绿化率不低于30%,达到绿色村庄标准。据悉,针对绿色新村建设的以奖代补政策,目前正在制订之中。
启动绿色新村工程,南京市在树种选择上并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的村庄类型进行不同的选择。比如在原始风貌保持完好、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丰厚的自然田园型村庄,将注重所选树种与整个村庄环境的协调性,以香樟+栾树、香樟+乌桕等乡土树种为主;在江心洲等农业旅游发展较为发达的村庄,将注重所选树种与农业旅游发展整体环境相协调,以桐+桃、核桃+白玉兰等树种突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的经济林果为主。
“4年来,‘绿色南京’工程已造林75万亩,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提前1年完成了小康指标要求。”市农林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土地流转成本的提高,新3年“绿色南京”工程遭遇到“树往哪里栽”的难题。这个时候启动绿色新村工程,不仅可以更好地把“绿色南京”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还为“绿色南京”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