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空军歼11战机机群
深秋时节,东海舰队航空兵某师成功组织了一场空中对抗演练,验证了近年来该师探索的“以协作方式开展战术训练,以对抗方式深化战法研练,以实兵演练检验训练质量”的组训路子。他们突破对抗训练的“瓶颈”,探索对抗训练新路子的做法,给人诸多有益的启示。
这是一次空中战术对抗演练。茫茫海空中,该师战机编队奉命紧急升空拦截来犯“敌”机,由于兄弟部队扮演的“蓝军”没有按固定的套路摆兵布阵,使得该师战机3次按程序攻击无果。
正当有的飞行员抱怨对手“犯规”时,师领导却陷入了沉思:战场永远没有固定模式,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反思部队这些年来的训练,实兵对抗演练太少,一搞对抗演练均是按照预定的时间、空域及飞行航线,飞行员得不到逼真的战术训练,造成了技术上高分、战术上低能的低层次循环。不打破训练中墨守成规的套路,战斗力就难以有新的突破。
针对平时战术训练练程序多、练内容少,缺少实质性对抗等问题,在上级指导下,该师对训练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将战法试训和对抗演练贯穿于全年飞行训练,做到有飞行就有战法试训。他们不仅在训练中增加对抗课目的比重,还把小范围内的尖子对抗拓展到以团为单位的规模性对抗;将本场简单环境下的对抗,延伸到陌生环境、陌生空域实施。部队的战术对抗训练实现了从“低循环”到“高难度”的转变。
前年底,一场空空对抗正在东海上空进行。激战中,该师战机两次突破中距对“敌”机群进行了有效攻击。然而,在该师战机完成攻击准备退出航线时,却受到出其不意的攻击。
为什么部队长期精心研练、自以为得心应手的战法套路,在实兵对抗中却“败走麦城”?该师领导经过反思后清醒地认识到:平时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主要是在本部队建制大队之间的战法对抗演练,“蓝军”充其量只充当了陪练的角色,对抗缺乏真刀真枪的硝烟,研练的战法在“实战”中往往难以奏效。
为使“蓝军”成为真正的“磨刀石”,师里选拔全师尖子飞行员组成了新的“蓝军分队”。他们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了数十种外军飞机资料加以研究,模拟外军作战特点,编写出了实战性极强的“蓝军分队”训练提纲,有效提高了训练针对性。对抗中,师只下达具体任务框架,并成立两套指挥班子,航线选择、突击方式、战法运用等,由双方根据战场态势自己确定。
“蓝军”设置越强大,“红军”受到的锻炼也越大。在高强度的对抗中,飞行员战术、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战法运用也日趋灵活和成熟,一套套新战法也应运而生。
如何打破对抗训练的局限性,建立兵种间对抗训练机制?师党委经过论证研究,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与舰艇部队建立新的战术训练协作机制,彼此采用临时配属或协作达成兵种的合成,从而改变同一战区、地域内各机种、兵种各自为战的训练状况,实现训练资源共享。经过各方面努力,该师与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建立了战术协作训练关系。
变则通,通则畅。建立战术协作训练机制后,打破了兵种之间的训练隔阂,达成舰艇部队和航空兵部队的有效合成,较好地解决了战术训练中“练无对手、打无目标、协同无伙伴”的问题。几年来,他们多次组织了空海合练、机舰对抗。为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对抗性,他们由技术训练向战术训练转变,把一批具有实战价值的高难课目搬上了演兵场,事先不搞预案,选择陌生海域、陌生空域摆阵对练,大大增强了训练难度。第[1][2][3]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