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王佩佩在给学生上课。
一天工作14小时
今年8月,中山大学安利支教团的李田、李霞、王佩佩、陈淑芬、黄恺和陈坚6名被保送的硕士研究生背着简单的行李,翻过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来到西藏林芝一中。
尽管林芝的海拔才2900多米,但刚从内地来的人仍然会产生高原反应,脑袋发胀,胸闷。
林芝有“西藏江南”之誉,但两个月来,支教队员们都没有时间去欣赏风景。忙,是大家对支教生活的一致感受。
“7时起床,准备课程;上午两节课,批改作业;中午1时吃饭;下午2节课,6时晚餐;上完晚自习,9时回到宿舍——每天至少工作14个小时。”这么长的工作时间不是学校规定的,而是他们的自愿安排。
由于师资匮乏,当地很多初中都没有开设英语课,有些学生到了高中居然连26个字母都记不全。为了能让学生尽快提高英语成绩,王佩佩每天利用午休的1小时给基础差的学生补习英语,从ABC教起。她说,其实这些藏民的孩子很用功,也很聪明,很多同学还很喜欢学习英语,只是起步太晚了。
学生心中的偶像
高一(4)班班长尼玛顿珠、一位英俊的藏族小伙子这样评价他们的语文老师——李霞:“她可厉害着呢,我们都喜欢叫她‘麻辣烫’!”
尼玛是学校乐队的吉他手兼主创,是班里的“老大”,可平日里却学习散漫。李霞担任语文老师的第一天,就发现他是全班最难对付的角色:上课不听讲,老师说什么他就顶撞什么,尤其是对她这个个头娇小来自内地的汉族女老师,更加不放在眼里。李霞经常被他气得眼泪汪汪。
后来,李霞发现尼玛在一篇作文里写到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牵挂,才意识到这个孩子其实也有很温情的一面。在他再次“撒野”的时候,李霞鼓足勇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批了他一顿。也许是没有想到这个娇弱的女老师这么厉害,尼玛从此收敛了很多。让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李老师居然主动请他吃饭,跟他谈心。在这个温柔善良的汉族老师面前,尼玛逐渐转变了。
课后,尼玛和同学们还喜欢和老师聊天:广州是什么样子?广州人吃些什么东西?还有超女和港台明星、自己喜欢的藏族歌手、自己的成长故事……交谈中,这群广东来的老师的知识、眼界、行为和爱心让他们越来越佩服。
高一年级组长尼玛老师也觉得与本地教师相比支教的大学生们年轻自信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带给他们许多外面世界的知识很快就成为学生们心中的偶像。
放飞孩子的理想
高一(3)班的仁增玉珍是个藏族女孩,得知班主任王伟老师和支教老师王佩佩要到她家家访,很是兴奋。
走过两小时的崎岖山路,横渡雅鲁藏布江,爬上一米高的江堤,翻越用以阻挡牲畜的木栅栏,再步行1公里的山路,才到仁增的家——米林县扎绕乡龙安村。在城市长大的王佩佩称“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难走的路”。仁增的父亲去世了,妈妈的身体又不好,家庭的重担和仁增每年500元的学费都落在了姐姐身上。一到六七月,姐姐就带着帐篷到雪山上挖虫草卖钱,一呆就是半个月,最好的时候一个月才卖30元。
王佩佩告诉老人:“仁增的学习成绩很好,期中考试后应该能排到前10名,明年就可以减免她的学费了。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尽量帮忙解决的。”仁增母亲感激地点点头。
支教老师的到来,不仅帮助这些贫困的藏族学生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带来了外面的世界,放飞了他们的理想。李霞曾在讲“荷塘月色”这一课时介绍了清华大学,于是班里很多女生的梦想是考清华大学,考老师念的中山大学。而尼玛的梦想,则是像李老师一样——回西藏当一名老师。老师们普遍认为,几位支教大学生来到这里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生都变得自信了。
林芝一中副校长蔡骘是来自广州的援藏干部他说“一届一届的支教队员到了当地除了教育学生以外更多的是带来先进开放的观念、全新的教育理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