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铭
中国金融改革将再次迎来重大转折。
11月中、下旬,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紧张筹备阶段,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方向与措施,经不同层面反复酝酿、多方讨论,最终将形成倾向性或者结论性的意见。
据金融界一位研究人士分析,在即将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改革金融企业的行政级别、确立中国农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方向、做实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和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可能会重点提及,并将得到充分讨论。
虽然各界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期待已久,各项筹备工作也相当充分,但具体的召开日期仍未确定。目前金融界普遍猜测,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春节之前召开,当属预期之内。
提前预热
今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五年过渡期将结束,中国金融面临着重大转折。因此早在今年年初,中央和国务院就决定要在今年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当时国务院曾通知相关部委适时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为筹备这次会议,相关部委成立了9个专题调研小组,由这些部委的领导亲自挂帅。比如,农村金融改革调研小组由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负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调研小组由银监会主要领导负责,保监会和证监会的主要领导也分别牵头保险和证券改革的调研小组。
此后,由于金融改革的复杂性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时滞性有待观察,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日期有所推迟。“筹备大半年的时间而仍未确定召开的时间,在金融工作会议的历史上还比较少见。”央行一位知情人士认为。
今年6月份以来,国务院领导已经多次听取了有关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专题调研汇报和筹备情况汇报。比如,金融监管协调的专题汇报就由中央编制部门领导牵头,财政部、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多个部门进行了汇报。此外,国务院有关领导不久前还听取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有关情况汇报,涉农的多个部委和金融机构汇报了农村金融下一步的改革思路和设想。
对于即将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业界充满了期待。
迄今为止这样的会议也只召开过两次。1997年11月17日至19日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的背景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金融业的诸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在2002年的2月5日至7日召开的,当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会议。而按照惯例,每次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总会有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因此金融界都期待着这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能就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问题都给出明确的说法和改革的方向。
探索“金融机构企业化管理”
据悉,在涉及金融企业的重大改革措施中,有关决策层曾多次提出如何改革金融企业的行政级别。国务院领导曾在重要场合明确表态,金融企业“只有业绩好坏,没有级别高低”。
目前,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企业都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是副部级单位,这些银行的主要领导都是由中组部管理的“中管干部”。与总行的行政级别相对应,这些银行的省级分行行长都是厅局级干部,地市级分行的行长都是处级干部,县级支行的行长都是科级干部。
“改革行政级别,将是把金融企业完全当成企业,还企业本来面目。”中国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教授认为,国有银行的改革一直是朝着企业化的改革目标进行的,这次如能改革行政级别,把银行办成真正的企业,将从根本上铲除银行的官本位思想,对银行产生的触动将是深层次的。
业界分析,取消金融企业的行政级别,也有利于理顺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监管部门有一定的行政级别,被监管者如果也有行政级别,监管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比如,省级银监局的局长是厅局级干部,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的行长也是厅局级干部。一个厅局级单位监管另一个厅局级单位,就有可能产生监管不力的现象。取消被监管者的行政级别,将有利于加强监管,同时还可以引入金融业的职业经理人,由银行的董事会按市场化原则聘任管理层,培养真正的银行家队伍。
做实“监管协调机制”
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是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重点调研的议题之一。从6月开始,国务院有关部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研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都作过专题汇报。
统一监管是世界性的潮流,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将最终过渡到统一监管的模式。对于是否需要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中央和国务院也考虑过这个提议。但经过多次内部讨论后,国务院最终决定目前暂不建立超级金融监管部门,而是要做实监管协调机制。
关于这一点,央行行长周小川10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经营和监管是两回事,既可以有分业监管下的综合经营,也可以有综合监管下的分业经营或混业经营。要点不在于机构设置的分合,而在于人才、技能和理念。要早下功夫,培养适应综合业务的监管人才。
至于如何做实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金融界有些高层人士担心,在做实监管协调机制的良好愿望下,有可能产生监管更加不协调的现象。
“监管协调机制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机构?如果没有一个常设机构,就很难把协调机制做实;而如果设立这样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如何协调?是否需要管人?如果不管人,其他方面就很难真正管得住,而如果管人,这和以前的中央金融工委有何区别?”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表示了疑惑。
启动:农行和国开行改革
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国农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方案也是备受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据一位学者型金融官员分析:农行的改革方向是否“整体改制”,国家开发银行的改革方向如确认向商业化转型,将在何时提出、何时完成转型,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重大改革举措。
国家对农行的改制极为慎重,要求农行要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框架下论证和设计改革方案,这也正是农行股改的复杂之处——横跨农村金融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两大难点。直到现在农行的改革方案尚未正式获得批复。
在此期间,有关部门对农行的股改方案反复进行了研究、权衡和论证。按照“改革成本最小、操作风险最低、市场价值和国家战略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农行提出了“整体改制、择机上市”的改革思路和初步方案。
方案显示,整体改制成功后,农行将是一家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系统优势的商业银行,以县域市场为基础,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城乡联动,农工商综合经营,本外币一体化,有效地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金融桥梁作用。
而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的转型,据上述人士分析,国务院也有了倾向性的说法,即国家开发银行朝商业化方向改革,而不仅仅是定位于目前的政策性银行。
虽然国家开发银行目前仍属于政策性银行,但其业绩远远好于其他商业银行。截至今年9月末,国开行表内管理资产达到20965亿元,当期和累计本息回收率分别为100.31%和99.61%,连续27个季度保持国际先进水平。表内不良贷款率仅为0.76%,连续16个季度保持在2%以内,其中连续6个季度保持1%以内,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继续实现小幅“双降”。资产减值准备对表内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的覆盖率分别为277%和332%。
据悉,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的转型方案,有关部门可能倾向于“分账管理”,即政策性业务专门设立账户,与商业性业务分开,国开行可以做其他商业银行从事的业务。
但具体如何分账、如何衔接开发性金融模式,目前国开行还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方案,在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开发银行转型方案以前,一切都还存在变数。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黄成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