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讯(记者刘峻)昨天,华东地区对欧科技合作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人造太阳”“唯一的太空物理实验”等一系列重大跨国合作项目纷纷亮相。今年9月,安徽合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的“人造太阳”成功完成了放电实验,引起了国内外关注,许多人都以为即将能用上人造太阳发电了,但该所副所长万宝年博士透露,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人造太阳发电,50年后才有可能真正商业化。
太阳从里到外都在发生聚变反应,这些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使太阳上亿年源源不断发出光和热。人造太阳就是模拟这个过程。“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相当成熟了。”万宝年博士告诉记者,但问题是太阳上的聚变反应是不可控制的,就像在地球上看到的氢弹爆炸,巨大的能量在一瞬间释放出来,只能起到毁灭性的破坏作用。要想利用这种能量,需要将其缓慢释放。万宝年说,聚变产生的条件很苛刻,如果要换算成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温度的话,这一过程就需要几亿摄氏度的高温。如何维持这样高的温度,就是个问题。
今年9月下旬,人造太阳装置第一次运行调试,没有利用任何外部的加热和维持手段,所以放电实验只维持了几秒。第一次调试能做到几秒,说明这个装置的工程建设是相当成功的。下一步目标是做几十秒甚至几千秒,让这个装置做到“真正的稳态”。万宝年告诉记者,这个过程是很长的,现在合肥的这个“人造太阳”在技术指标上还达不到专家认为的标准“人造太阳”,如果现在按照国际计划,建设一个真正的人造太阳装置需要10年时间才能投入运行,而实验计划是15年,计划之后,还需要大约25年才能真正谈得上商业化运用,所以说,按照这个时间表来看,人造太阳真正商业化运作,还需要至少5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