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黑格尔》 王元化著 33.00/2006.11/新星出版社/7-80225-181-8/精装
作者简介:
王元化,1920年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江陵。1930年代开始写作。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抗战胜利后,曾任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讲师,1950年代初曾任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委文学处长,1955年受到胡风案牵连,至1981年平反昭雪后,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
内容简介(小引)
本书分上下两编,两编都是我读黑格尔时写下的文字。下编是原始笔记。约十年前,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曾将这部分原始笔记影印出版,其目的主要在于保存笔记的手迹。出版者认为这两本手写的笔记字体整齐,书法好看,所以就将它出版了。当时我只想留下我学习途程的一点痕迹,而没有考虑乘机把自己对这位大哲学家的思考勾勒出来。这两本原始笔记一本是一九七二年重读《小逻辑》的笔记,一本是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七年读《美学》第一卷的笔记,都写于“文革”中。那时思想受到拘束,也缺乏下笔畅言的胆量,这是经过那场浩劫的人可以理解的。我记笔记时自然不会想到公开给别人阅读,但顾忌仍旧难免。其中有些今天看来近似教条的话,一部分原因固然出自自己的水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怕被人发现,因文字而遭祸。我说这些话无非是希望读者知道我对它们的缺点与局限是不满意的。尽管那时读黑格尔曾给予我很多教益,它帮助我逐渐明白怎样去思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地去思考;不是简单化的,而是错综复杂、如剥笋抽茧、层层深入地去思考。这就使我自然而然地养成一种沉潜往复、多面推敲、曲折进展的思想习惯。
本书的上编大多是我在两种笔记的基础上酝酿而成的短文,它们或是单独成篇,或是在其他论题的文章中对黑格尔有所涉及的部分。现在把它们集合在一起,可以算是多年来我对这位大哲学家尽心钻研所获得的一点心得。其中一种是我对他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关于《小逻辑》里所阐述的三范畴论、知性的分析方法、《美学》中的某些重要概念如“情志”等等,均属此类。这些都是我在反复研读黑格尔哲学时,感受较深且有自己见解的纪录。另外一种则是我对黑格尔哲学和别的哲学进行比较和探讨其间关系的揭示,比如我发现黑格尔美学中某些地方是受到了威廉?席勒格的影响,《小逻辑》中的三范畴:普遍、特殊、个别不仅受到卢梭的公意、众意、私意三范畴的启迪,而且和我国先秦时期《墨辨》中的三范畴:达名、类名、私名,以及荀子所谓的大共名、大别名、个体名所阐明的是完全同样的逻辑范畴。再如黑格尔美学中的“生气灌注”和我国魏晋时期谢赫所标示的“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也属于同样的美学范畴。诸如此类阐释,我并没有看到过其他论者有同样的或近似的说法,而都是由我自己作出的。这里我把上编的内容作了简要交代,倘读者阅读本书时能注意及此,那我将感到十分高兴了。
还需要说明一下上编的这些文字和下编的不同。下编是我在阅读黑格尔时未遑细思,就把读时的感受匆忙记下的草稿。上编的文字是我为发表而写的,但它们写在不同时期,跨越的时间很长,其间我的思想是有其发展过程的。从四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我经过了三次重大的反思,直到九十年代,我才认为自己开始步入学术之境,较为成熟起来(关于我的三次反思请详拙著《思辨录》序)。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去衡量,上编的许多文字,我也感到是有缺点与局限的。但我把它们收录在本书中时,除了在文字上略作修饰和补充外,并未作大的改动,这一点我也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加以注意。本书的导论《读黑格尔的思想历程》写于一九九六年,可以说代表我成熟期的思想成果。这篇文章概括了我对黑格尔的较全面的思考。文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某些论点的评述,如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抽象的普遍性与具体的普遍性、以及三范畴论中的同一哲学倾向等等,都不是引申别人的意见或受到别人影响,而是我经过多年独立思考所得出的一点成果,至今我仍认为这些论断是值得推荐给读者参考的。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日
目录
小引
读黑格尔的思想历程
上 编
席勒格与黑格尔
达名、类名、私名与普遍、特殊、个别
黑格尔体系
黑格尔的体系思考
费尔巴哈批判绝对哲学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情志A
情志B
黑格尔论莎剧的一种见解
情致译名质疑
驳形象化说
氢氧碳不等于肉
理论与实用
主导情志
感性—知性—理性
知性概念
知性不能掌握美
审美主客关系
整体与部分和部分与部分
情况—情境—情节
生气灌注
反思读黑格尔后的影响
黑格尔批评康德的百圆之喻
卢梭公意说与黑格尔三范畴论
说反思
学术研究与环境
别林斯基与黑格尔
再谈公意
附录
韦卓民先生关于《小逻辑》的通信
通信之一
通信之二
通信之三
《关于黑格尔〈小逻辑〉一书的通信》跋
下 编
《小逻辑》摘抄
反思
判断
推论
重读《小逻辑》
读《美学》(第一卷)
读后札记
读后附释
(责任编辑:赵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