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萨拉·凯恩戏剧集》[英]萨拉·凯恩/胡开奇 译/32.80/2006.11/新星出版社
“我一直不断地写剧只是为了逃避地狱——然而始终为未能如愿——但从事情的另一端来看,当你们坐在席间一边看一边觉得那是对地狱最完美的表述时,我又感到这也许是值得的。”
内容简介(摘自序言、译后记):
《摧毁》、《菲德拉的爱》、《清洗》、《渴求》和《4.48精神崩溃》所合成的一个艺术整体,毫无顾忌地拓展了英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前沿。每一部戏都是她戏剧艺术探索中的新的一步,她描绘与揭示了最黑暗最无情的人类内心境界:暴力的境界、孤独的境界、权势的境界、精神崩溃的境界以及始终不渝的爱情境界。——戴维?格雷戈(序言作者)
1999年2月一个寒冷的日子,著名英国戏剧家萨拉·凯恩被发现自杀在伦敦金斯大学医院的卫生间里。她生前的几部剧作曾招致英国戏剧界及评论界的攻击与责难;作为新生代戏剧家,她本人也颇受人们的争议;然而当她死后,世人又都为她作品所蕴涵的人文关怀及艺术探索而震撼和折服。许多人认为,世界失去了二十世纪末最优秀的剧作家。
萨拉·凯恩的作品标志着英国新生代戏剧家“直面” 戏剧 (In Yer-FaceTheatre)浪潮的兴起,她是当代西方直面戏剧浪潮的代表人物。如同鲁迅先生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萨拉?凯恩、安东尼?尼尔森和马克?雷文西尔等直面戏剧作家的作品赤裸裸的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崩溃、毒瘾、血腥暴力、性虐待、战争恐怖和种族屠杀等。这些剧作家们试图以人类世界血腥可怖的真实场景来揭示新的社会现实,以极端的道德勇气来呼唤人们的良知。
……
在戏剧艺术手法上,凯恩拒绝重复,执着创新,不断地超越自己。她的每一部剧作都是表现形式上的一次新的探索。她留下的五部剧作都体现了她深切关注当代社会与人类的悲悯情怀,体现了她在信念上的坚持与执着,也体现了她创作风格上的多样与艺术表现上的创新。她的剧作一直在世界各地上演,在欧洲和北美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德国,萨拉.凯恩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末最优秀的剧作家。而德国,美国,荷兰,保加利亚和西班牙的许多戏剧家们都受到她的戏剧风格的直接影响。在中国,从部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的先锋戏剧作家的作品中也能体会到某些与凯恩相类似的戏剧风格。
在《4. 48精神崩溃》 中,萨拉.凯恩毕竟还写下了“记住光明并坚信光明”这一诗行,但她依然选择死亡。萨拉.凯恩去世已七年,而今她的戏剧全集的中译本终于和读者见面了。译者以此文怀念这位被称为“唯一具备古典艺术气度的当代剧作家”。她个人的悲剧命运除了激励人们更勇敢地面对戏剧面对生活之外,还提醒人们,戏剧在当代依然是一个人类思考及探索自身命运的严肃的艺术平台。——胡开奇(译者)
作者简介:
萨拉·凯恩(SarahKane)出生于1971年,1999年自杀身亡。一生共创作有《摧毁》(Blasted,1995)、《菲德拉的爱》(Phaedra’sLove,1996)、《清洗》(Cleased,1998)、《渴求》(Crave,1998)和《4.48精神崩溃》(4.48Psychosis,1999)五个剧本。凯恩还曾为英国BBC电视第四频道写过一个电影剧本《皮肤》(Skin,1997)。
译者简介:
胡开奇戏剧翻译家。任教于纽约市教委,兼任上海戏剧学院访问教授、中国国家话剧院北美戏剧顾问。译作另有《哥本哈根》、《民主》、《求证》、《怀疑》、《安娜在热带》、《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巴赫在莱比锡》等。
“剧场和戏”丛书:
《迈克?弗雷恩戏剧集》(<哥本哈根> <民主>) /[英]迈克?弗雷恩 著
《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 /[英]彼得?布鲁克 著
《彼得?布鲁克谈话录》 /[英]彼得?布鲁克 著
《中国先锋戏剧十人谈》 /张献 编著
(责任编辑:赵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