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为了更好地摸清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情况,近期笔者对贵阳、遵义、黔东南、六盘水等市、州、地的13个新农村建设点进行了调研。总的来看,各地都基本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但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地方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有的地方和有的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看作一般的“春种秋收”,有的等同于村庄建设,把精力、财力仅仅放到盖新房上,缺乏全面、长期的安排和考虑,有的没有明确的创建目标和措施,呈现出上头热、下头冷,口头抓、行动缓的状况。一些地方仍然沿袭“政府给资金、部门定项目、农民照着干”的思路指导建设,“多给多干、少给少干、不给不干”的现象还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农民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有的干部认为地方财力不够、集体经济薄弱,“一事一议”和农民投资投劳发动难,有畏难情绪,不想搞,不敢搞,“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
二是规划缺乏个性。有的地方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村庄建设规划视作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区域特色、民族特色,尊重群众意愿不够,规划资金动辄上千万元,最高的居然达2400万元,脱离实际,操作困难,导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虽然有钱盖房子不可非议,但一些地方农民盖得比较乱,有新房没有“新村”,有新村没有新貌。
三是建设主体缺位。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是身体素质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中青年劳动力,由于这批人员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建设主体缺位。去年正安县和溪镇大坎村64.33%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磊庄村外出务工人员43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6.99%,在家的劳动力基本上是45岁以上,难以承担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劳务输出确实是助农增收有效途径,但必须积极探索一条既能够保证外出务工增收,又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力量的有效模式。
四是支柱产业缺失。农村内在的封闭性和资源配置的单一性,使许多农村仅有的某些比较优势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有效发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不利影响。农民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仍维持着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限。大部分地方种养业基本上还是单一的粮—猪结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水城县蟠龙乡沙坡村蔬菜专业协会由于管理不善,会员普遍交不起会费,协会无法正常运转,农户种植无技术,产品销售无门路。
五是社会事业滞后。调研的村中虽然大多设立了完小和配备了村卫生室,但教师数量不够、素质不高,注册医生少。少数民族聚居的六枝特区陇脚乡月亮河村的村民要到8公里以外的乡卫生院看病,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到乡中心完小就读。大方县百纳乡新华村17村民小组中还有8个组要到1公里以外挑水吃。六枝特区基层干部反映村村通广播电视提供的材料返修率高,且返修不及时,惠民工程不惠民。以村级经济为依托、乡镇财政给予补助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仅停留在军烈属优抚、“五保户”供养、农村计生“两户”补助等层面上,尚未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道路、水利、沼气等设施也不尽完善。以沼气为例,农户拥有的沼气池比例最低的大方县百纳乡新华村仅为2.7%。
六是集体经济薄弱。由于自身积累有限,许多村很难拿出建设资金,调查的村中,除遵义县三合镇长青村、凯里市大风洞乡石板村、麻江县宣威镇翁保村、水城县蟠龙乡沙坡村及纸厂乡前进村有几千元至10万元左右的积累外,其余各村均基本无积累或完全无积累。
调研发现,以上问题在全省具有一定普遍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贵州实际,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今后我省的新农村建设。
作者:罗凌 崔云霞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