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雇我做你的“一日男友”
□本报记者/文 杨影/绘图
第一天……
第一次接触:因他的警觉而失败
11月30日,一进办公室,就接到一个新的采访任务——与一个陌生男子约会。
最近,一个网名叫“执行专才”的男子堂而皇之在某本地新闻网的论坛上打广告,出租自己,为需要男友角色或旅伴的女性服务,报价每天300元。
这算是暗访吧,我头一回接触这类任务,与同事商量了一番后,我拨通他的手机。 很长的一段等待提示音后,一个朦胧的声音传了过来,好像刚刚睡醒。
记者:请问是“执行专才”吗?
对方:嗯。
记者:真的要出租自己吗?
对方:嗯。
记者:能问一下,你是哪里人吗?
对方:河北人。
记者:呃……学历呢?
对方:大专。
记者:你就干现在这份工作吗?
对方:不是,我还在城西这边打工。
记者:呃……能……能问一下,为什么要出租自己呢?
对方:赚钱。
……
如果说,一开始的简洁与记者猜想中对方睡醒后的混沌有关,那后面一连串的简短回答,则让记者察觉到了对方的戒备。他明显有点不耐烦了,挂了电话。这时,我忽然意识到,我用了办公室的电话。
是什么原因让堂堂男儿愿意贴出自己的照片,还用上“卖身”这样的字眼?有人雇佣他吗,有的话原因又何在?
通过第一个电话后,我们很挫败,这一次的暗访明显失败了。难道自己的提问方式有问题,我们已经尽量吞吞吐吐,表现出怯怯的样子,想让他放松警惕。
最后,我们商量改日再换个身份约“执行专才”出来聊聊,探听“卖身”背后更多的故事。
第二天……
第二次接触:因他的“客满”而改期
12月1日下午,我在某报刊亭的公用电话,拨通了那个手机号码。对方好像又在睡觉,等待了很久,才接起电话。
记者:我看到网上的帖子,说你要出租自己,是真的吗?
对方:是真的。
记者:每天300元太贵了,可以便宜点吗?
对方:你是哪里的?
记者:杭州人。
对方:那可以优惠点。(难道本地的还可以打个折?)
记者:下午有空吗?出来见个面聊一下吧。
对方:今天没空,已经排到4号、5号了。
记者:有这么多人请你帮忙吗?我的事有点急,你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吗?
对方:已经答应了陪别人的,怎么会有空呢?
对方显然已经很不耐烦了,又一次匆匆挂了电话。
出乎我的意料,对方的市场竟然相当看好,近两天的日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真有这么多人需要雇佣假“男友”吗?
但是双方要见面是肯定的了。不过,见面可以,但是得再派个人暗中观察,顺便担负“保镖”之职。
以什么样的身份去见他呢?怎样才能套出他自身更多的情况?我们讨论得不可开交。
(责任编辑:车东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