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
禁摩“大限”临近,近4000广州户籍摩仔也将因此结束他们赖以养家糊口的摩的生涯。摩的司机的再就业问题引起了广州各城区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行动:17个劳动力市场将于本月16日放开供择业。 对安排广州市的摩仔予社保等方面的补贴,有城区表示,要给招用该区特困的摩仔失业人员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区内用人单位,一次性补贴1000元(详见12月1日《新快报》A11版)。制定激励政策、采取相应举措,来鼓励企业录用摩仔失业人员,用心可夸可赞,但对企业的千元补贴行为,有可能遭遇尴尬局面。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首先,“真企业”对千元补偿“不感冒”。逐利仍是企业的本质属性,不逐利的企业,绝非长久企业。企业逐利,人才是关键。企业看中的是其运营中所对应的适合人才,而不是政府给予的千元补偿。一个真正要干事业的企业和个人,根本就不会在乎这千元的补偿,其接纳了摩仔就业,看中的是摩仔在其企业运作中充当了某一功能和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所招聘的人并不能完成或适合职位的要求,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白花钱,因此,他们录用摩仔的出发点应该不是为政府分忧,而更应该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从这点上讲,没必要“奖励”这千元补贴。
其次,一些企业的出发点是纯粹地想为政府分忧、为社会服务,并因此拿出了一些岗位,但既然其本心是纯粹地为政府分忧和为社会服务,那么,千元补偿自然也就成“多余”了。
千元补贴固然体现政府的关怀,但要谨防部分企业或通过虚假合同的方式,骗取千元补贴的费用。假如一些不务实的企业和个人,通过七三分成、六四分成等模式,联动起来一起合骗政府这笔补贴,则损失巨大。假如非但没有解决摩仔的就业问题,还白搭了不少纳税人的钱,这就脱离了相关部门的初衷了。
那这笔钱应该如何用?愚以为,与其直接补贴企业,不如根据摩仔个人新职业走向,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将这些钱投入培训机构,用于培训下岗摩仔,以延伸和拓展他们的个人工作技能。这样的结果是,摩仔掌握了新技能,有了真本事,也因此有了谋生的新出路,而企业也招到了经“镀金”的员工,这才是政府对企业真正的补贴。员工高兴,企业满意,政府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