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2月5日电(何会文)从明年起,天津市将大规模推广地膜回收机械化技术,天津市20多年来农业生产残膜回收依靠人工清除的历史也将走向终结。
据了解,近年来,天津市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大部地区已连续种植3年,一些地区已连续种植了5年以上,采用覆膜种植技术产生的残膜造成的农田“白色污染”日益严重。
据天津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去年一项权威地膜残留测试表明,天津市种植三年、四年的地块每亩分别达到16.93公斤、22.73公斤,表明大部分棉田土壤残膜污染已接近较严重程度。
为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天津市从去年起开始实施农业残膜回收机械化新技术引进示范项目。据天津市农机研究所专家现场介绍,棉花收获后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这项技术一次作业就可以完成棉秆拔出集堆、地膜清理集堆和旋耕三道工序,棉秆拔净率和残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每小时可作业4至8亩,较人工作业效率提高10倍以上。
据介绍,该项技术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效益明显,保守测算每亩棉地可为农民增收近100元,农业生产环境极大改善。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