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阿晶一起去大礼堂看了一部电影——《剃头匠》。一部国产小成本制作的文艺片。对于这种不可能在商业上有所作为的电影,免费走进大学校园,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推广方式。前段时间看了同样的国产小成本制作影片《我们俩》,挺感动的。 去之前,猜想今天的电影应该也是这种风格吧。
的确如想象,还是走的传统文艺片路线——暗暗的画面,颜色也很单调,故事叙述节奏很慢;没有大牌的演员,讲述的是一个平凡老北京剃头匠的故事。高龄的他,就这么简单的过着每一天——起床戴假牙,梳头,然后骑着三轮车,去给某一个老主顾剃头和修面。下午和老朋友们打着小麻将,保持头脑清醒的目的大过赢钱。晚上,看着老式时钟指向9点,然后用手把走慢了的钟拨快5分钟,然后睡觉,再等着明天早上6点起床。他就这么简单乐观的活着,看着自己的老朋友、老主顾一个一个的过世,自己能做的,就是帮他们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离开。
片子放映完后,是主创人员和观众的交流。一直很疑惑的是,导演到底最想表达的是什么。在这么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有很多矛盾的东西都在电影中表现了出来:是子女对老年人的漠视?是两代人意识和认知上的鸿沟?是整个社会对传统的丢失?还是对政府大规模拆迁北京老城区的抗议?
有观众问到了类似的问题,导演给出的答案很出人意料。他说,在刚开始拍片的时候,也有记者问他相似的问题。当时他的回答是,展现这些老人乐观过好每一天的状态,特别是他们不想拖累儿女,只想自己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离开这个人世间所做的准备。但他说,当他逐渐深入的拍摄了这个故事,他也不知道自己想拍的是什么。电影逐渐没有了自己的主题,他做的只是向人们展示这样一个剃头老人的普通生活,至于更多的联想,就要靠观众自己去体会了。
当时有一点点震动。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导演对自己作品主题的缺失,我只是觉得,原来对于某些东西,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去给它一个存在的原因,但实际上,作者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所有的一切,只是我们的定式思维在起作用。好像所有反映社会不良面的作品,都是想对现实的一种批判;所有对反面人物的描绘,都是对正面英雄的一种烘托。有的时候,人的主观臆断就可以这么可怕,它影响到的,是整个人思维的方式。一直走在自己习惯的那个圈子中,做着自己习惯了的事,创造性的思维,又会从何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