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商创富帮榜”
终极目标
用“吉商”榜样带动全民创富
20日,本报推出“吉商创富榜”评选活动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此次活动的各主办方又是怎样看待吉商的?为此,20日,记者分别采访了主办单位的相关负责人。
东亚经贸新闻常务副总编 辛丽娟
让“吉商”改变城市价值观
在吉林这片文化热土上播下重商亲商的种子,提升吉商精神,以此来改变整个城市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媒体人的心愿。东亚经贸新闻常务副总编辛丽娟对于“吉商创富榜”,有着更深的愿望。
东亚经贸新闻报社作为成功者的新主流媒体,见证了吉林省的发展,也是随着吉林的经济大潮一起发展起来的。时候到了,我们有义务把它记录并整理出来。
吉林省很多企业如一汽等在全国甚至国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吉商精神已经存在,我们就是要把它发掘出来,用榜样的作用促进全民创富,通过这些有影响和成功的范本,为今后企业发展带来启发。
吉林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官本位,主流文化尤其如此。由于知识分子皓首穷经都是为了当官,社会智力资源没有用来研究现实问题,而被大大浪费了。这种尊官抑商的文化越是发达,其影响下的技术、商业就越是窒息。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与否,不取决于精英文化人物的众寡,而取决于社会心态、文化观念的价值取向。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慢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形成重商文化。吉林的重商文化还处在原生状态,因此,我们提出了"吉商"概念,希望以此来提炼吉林企业、企业家的共同特点。这是吉商们相互提高的需要,增强城市凝聚力的需要。
“某商”称谓,往往是历史性结论。现在提出吉商,也许有些过早。但是我们不能认定吉商概念是空穴来风。许多吉林企业的发展已经让我们看到,吉商精神已经存在,我们就是要提炼,由此改变一个城市的价值观。让吉林,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域,再加上重商亲商的内容,并让这个内容悄然散开,形成一个社会的风气,改变整个社会心态。更重要的,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吉林的"重商文化"就不会仅仅局限于一种"态度!
(记者 张倍宁 卢喜艳 摄影 王刚)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李晓群
让“吉商”成为一种无形资产
地域商人离不开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我们听说过温商、闽商……,但主要是南方省份才有,这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直接关系。而在北方,我们很少听过这样的说法,只有山东省较早提出了山东人重商主义。
谈吉林商人就得先谈谈吉林省的企业,吉林省的很多企业都是国企、国企转制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受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体制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速度比较迟缓。
在吉林,人均公务员、教员、科研人员数位居全国前列,而人均企业家数却排在全国后几位。人才主要都集中在公务员、教员、科研人员方面,可以说这是人才浪费的严重表现。造就、培养更多的吉商是当务之急。
从没有“吉商”到吉商概念的提出,就是一种进步。而且,要让“吉商”形成一种文化——吉商文化,把它发展成吉林省的一种无形资产。
吉商在深圳、海南等地区成功的比较多,而在省内成功的并不多。外地人看吉林,遍地是优势,而吉林人守着聚宝盆——地大、资源丰富、教育优势等等,自己却没意识到,没发挥出这些优势。
李晓群表示,其实商人不单是来自物质生产领域,文化、教育领域也同样会造就很多商人。吉林省更适合发展文化、教育产业,利用自身优势,在科研、文化教育领域发展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这也许会成为吉商的一大特色。
而且,吉林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豪爽、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也就是信用经济,未来诚信就可作为吉林商人的另一大特色。
吉林丰富资源和资源潜力一直被外界所看好,我们可以借助“吉商”把这些资源开发的更好,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而真正形成吉商文化还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 卢喜艳 摄影 卢喜艳 )
图片路径——经济新闻——寇铁锋——李晓群(寇铁锋/摄)
搜狐网新闻中心主编陈峰
让吉林人的豪爽化为创业勇气
所谓吉商,也就是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家群体。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也应是吉商大显身手的时代。在我们的印象中,吉商普遍比较豪爽仗义、重诺守信,并且有股不服输的打拼精神。这些都是吉商的优势所在,应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扬。而且,吉林省有着良好的加工工业基础,这给吉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当然,与东南沿海的浙商、闽商等相比,吉商又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普遍地有些“眼高手低”,吃苦精神不如南方商人。再有就是过分重视传统的人际关系,缺乏知识创新与资本运作能力,小富即安意识比较浓。这些都制约了吉林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今后不断克服。
“吉商创富榜”评选活动的举办,毫无疑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起到激励作用,评选出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典型,可以向世人展示新吉商,并让这些榜样群体带动更多的吉商产生,促进全省民营经济不断趋于活跃。另一方面也是鞭策,因为只有站到台上 “亮相”了,才能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才会想着怎么去缩小差距。
要让吉林人的豪爽、不服输精神,转变为创业和发展的勇气、智慧 。
图片路径——经济新闻——卢喜艳——新闻搜狐中心主编陈峰
(记者 卢喜艳 摄影卢喜艳 )
吉林省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 温池洪
用吉商深化区域创富观念
在晋商、徽商、闽商这些名词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吉林省适时提出吉商这个概念非常有必要。这不仅是个概念的提炼,更是一种精神鼓舞,她对于吉林省企业的发展,吉林人民全民创富的热情,都将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说到“吉商创富榜”,做为吉林省企业家的娘家人,吉林省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温池洪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形式十分看好的前提下,国家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给东北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激流。吉林国企改制攻坚战也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便悄然告捷。截至4月末,列入攻坚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已全面完成。吉林省开始大刀阔斧地向市场经济进军。
以前是计划经济,现在企业都开始寻找市场,不少吉林商人商业触角已经伸向省外,甚至国外。吉林省企业的发展势如破竹。就在这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这个大环境下,吉林省提出吉商的概念,对于激励吉林商人发展,鼓励吉林民众全民创富十分及时。
以前提到商人,大家不约而同就会想到晋商、徽商,这个氛围让这些地域的人十分亲商,因此,商人的社会地位也高,而吉林,恰恰没人吉商这个说法。现在,吉林人正在沿着发展的大潮推进,吉商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赞誉。这将形成一种区域性的亲商氛围。在这个强大的动力的牵引下,吉林商人必然更有目标,这种目标将使吉林商人做大做强,将使商人由最初的追逐利润变成社会责任,从而在他们的榜样效应下,带动全省人民共同创业。
(记者 张倍宁 摄影 王刚)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东北师大经济学院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彭连港
将助燃吉林创富意识
“吉林人不是没有创富意识,只是客观条件还不成熟,吉商概念的提出,十分及时,它将有助于吉林民众强化创富意识,起到崔化剂的作用。”对于推出 的吉商创富榜,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彭连港认为这是一场及时雨。
说到吉林人的创富意识,彭连港认为,这和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还是有些干涸。尤其在前些年,广东、浙江的老百姓都在研究怎么赚钱,有一点钱的都想做些什么,而吉林人还在拼命攒钱存款。
近些年,吉林人的意识开放了许多,创富观念越来越浓,一些人的已经不比沿海发达城市的人差。但是这样的人数量比较少。对于整个吉林省说,是凤毛麟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到个中原因,彭连港觉得,地理位置是个重要原因,处于内陆省的我们,无论是信息还是观念,受到海外发达地区的影响太少了,这无疑束缚了人们意识开放的脚步。此外,政府的政策不够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吉林人创富意识的彭胀。
现在好了,吉林省的许多政策都放开了,吉林人手里也有些存钱了,这个时候提吉商创富无疑是推波助澜。这个创富榜不仅将推动吉商的热情,也推叫醒百姓的创富意识。
对于商人,他们将在这次创富榜中找到标杆,树立榜样,让富了的想更富,小富的想富起来,已经特别富的想牢牢占据“首富榜”。
对于百姓,当他们看到原来吉林的商人已经如此之多,如此优秀企业家,他们的创富意识会悄然彭胀,由原来的没有想法变成有想法,由原来的有想法变成有行动,由原来的有行动变成有成效。
(记者 张倍宁 摄影 张倍宁)
图片见经济新闻 张倍宁 彭连港
(责任编辑:李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