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千里祁连雪山巍然耸立,绿色高山草甸逶迤起伏。“驾!驾!”一匹匹枣红色、深褐色、灰白色骏马像风一样拂过草原,马背上一位位健壮汉子急促地挥动着鞭子,呼啸而去。他们就是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马背普法宣传队,他们的故事在草原上广为流传。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过度放牧,草场纠纷在草原上较为普遍,马背普法宣传队在平息事态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些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0多起。
所到之处,
草原纠纷化无形
“如果没有普法宣传队出面调解,真不知道当时会出什么事。”11月29日,肃南县青龙乡墩台子村牧民马某一见记者,就说开了。不久前,邻居张某多次把羊赶到他家的草场上放牧,经劝阻无效,双方发生纠纷。随着冲突的升级,双方各召集一帮人马。一时间,棍对棍,拳对拳,剑拔弩张。“抢占草场还要跟我打架,我那时气得血直往脑门上蹿!”
正当此时,墩台子村的普法宣传员王志福闻讯骑马赶到,大步冲进人群中:“有话好好说,别闹出人命!”双方停止了打斗,但两牧民的心里都愤愤不平,一个叫着“老子今后还要放羊”,一个骂着“谁要跟我过不去,我奉陪到底”。王志福想,制止械斗只是解决冲突的开始,不弄清谁是谁非,矛盾就不能彻底解决,并且随时可能重新激化。于是,他当着群众的面对二人说:“你们谁是谁非,我们一定会弄清楚,做出公正处理。”
人群散去,调查开始。王志福和其他宣传员找到多位知情人。刚开始,怕得罪任何一方,谁都不愿意提供情况。王志福等人向他们反复宣传法律,说不把事实弄清楚,就不能调解这起纠纷,并可能酿成人命案,危及邻里。牧民们的顾虑逐渐被打消,提供了大量证据。事件真相水落石出:张某仗着有钱,加上乡里有人,经常欺负别人,这次又抢放马某的草场。
王志福他们仔细分析了这起纠纷的全过程,认为要妥善处理好此事,关键是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大家不厌其烦地找双方谈话,头几次都被顶了回去,第五次终于走进了双方的家门。经过说服,双方表示愿意接受调解。张某承认了错误,当面向马某道歉,并表示今后不再抢放他人草场。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过度放牧,草场纠纷在草原上较为普遍,马背宣传队在平息事态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些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0多起。”肃南县常务副县长赵文江对记者说。
老人拉着普法队员的手,含泪诉说,前几天她被儿子、儿媳赶出家门,饥一顿、饱一顿,过着流浪生活。第二天一大早,普法队员找到老人的儿子、儿媳,讲道理也讲法律。在法律的威严、道德的谴责、良心的驱使下,儿子、儿媳终于将流浪的老人接回了家。
马背普法队,
牧民的贴心人
“草原上的事大大小小,家长里短的,啥都有,但啥都不能忽视。”肃南县司法局副局长段智慧对记者说。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一天,康乐县司法所来了一位70多岁步履蹒跚的老太太。一进门,她就拉着普法宣传工作人员的手,诉说起来。长年来,她被儿子、儿媳长期冷眼相对,前几天又被赶出家门,饥一顿、饱一顿,过着流浪的生活,“病了没人管,恐怕死了也没人收尸。”老人说着说着就哭了。工作人员表示一定要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并安排她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工作人员就来到老人家中,找到她的儿子、儿媳,讲明老人如何含辛茹苦地将儿子养大。工作人员又结合实际例子,运用《宪法》、《刑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条文,以案说法,并讲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情理法交融,终于使儿子、儿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在法律的威严、道德的谴责、良心的驱使下,儿子、儿媳终于将流浪的老人接回了家。几个月后,当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老人家中时,一家人正说笑着围在一起包饺子。
老人看到他们,赶紧上前握住他们的手说:“是你们给了我晚年的幸福,也使我儿子、儿媳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不光处理家务事,连追债的事我们也管上了,呵呵。”红湾社区的普法宣传员跟记者讲述了一件帮残疾人讨债的事。今年4月,原肃南县铜矿职工贾某向普法宣传工作人员反映,他1998年下岗,自筹资金经营一家歌舞厅。有个姓赵的朋友经常到歌舞厅玩耍,然后叫服务员把账记在本子上,说过几天再付款。几年过去了,赵某的欠款越来越多,达2000多元。碍于朋友面子,贾某一直未追讨。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贾某遭遇车祸,耳朵变聋。由于听力障碍,贾某无法经营,歌舞厅被迫停业,贾某再次失业。为了维持生活,他开始讨要欠款,当讨至赵某时,赵以本人没有签字为由拒绝付款。双方为此多次发生争执,但没结果。无奈之下,贾某找到普法宣传队。宣传队工作人员说:“你不用担心,你的问题我们会依法帮你解决。”第二天,工作人员找赵某谈话,批评他欠账不还的做法。普法员从道德伦理方面劝导,并与其一起学习了相关法律。
赵某愧疚地说:“我原以为没有本人签字就可以赖账。现在我知道这样不对,人与人之间一定要讲诚信,我一定还钱。”工作人员趁热打铁,将赵某与贾某叫到一起,当面调解。赵某承认了错误,并承诺下午就将欠款还给贾某。当工作人员把追来的欠款还给贾某时,贾某的眼睛一下子湿了。
大河乡松木滩村普法宣传员安玉清说,“利用集中放牧或农闲时,骑着自家的马挨家挨户串门。走完一圈一般得五六天,最远的地方三天还到不了。”他所在的村83户人家分散在772平方公里的草原上,交通不便。
马蹄声声,
普法32000人
“我们县地广人稀,农牧民极为分散,平均每公里只有1.5人,普法宣传很不容易。”赵文江副县长对记者说。
肃南县是我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全县面积为2.38万平方公里,东西长650公里,南北长120—200公里,山大沟深,人口约3.58万。牧民长年过着游牧生活,除了带有民族特色的集中活动外,很难集中牧民开展普法教育。
肃南县司法局结合县情,探索出一条在牧民集中放牧季节,或者抓住给牲畜剪毛、配种等人员相对集中的时机,派出马背普法宣传队走帐篷、入草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排查调处纠纷。
“马背普法宣传队是一个集体,大约四五百人,分布在各个乡镇、行政村。其实,他们也不是专职的普法宣传员,他们大多是乡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优秀青年,平均每个村3到6人不等。”段智慧说。
大河乡松木滩村普法宣传员安玉清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普法宣传方式。“我们村有83户266人,分布在772平方公里的草原上,交通很不方便,冬天大雪封路根本没法进山。我们就利用集中放牧或农闲时,骑着自家的马挨家挨户串门。走完一圈一般得五六天,最远的地方三天还到不了。”
据介绍,普法宣传是与村里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常常是在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决议、整顿基层组织、减轻农牧民负担、进行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进行。
“我们每到一个牧业点,都拿出普法书籍,给牧民讲上一阵子。遇到草原纠纷、家庭矛盾,我们就以事论事,把调解纠纷作为法制宣传课来讲。”流动宣传收到良好效果。
2000年以来,马背普法宣传队已向农牧民宣传法律法规50多部,散发各类宣传资料5万多份,有32000人接受了普法教育,占应普法对象的95%,普法覆盖面达100%。全县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7个,创建面达到26.7%。
寒来暑往,虽然马背法制宣传队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的普法工作从没有间断。
通过普法宣传,广大农牧民遇到草场纠纷、农牧民负担等问题,开始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成为群众自觉的行为。打架斗殴、酗酒滋事、小偷小摸等现象很少了。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科学养畜、发展经济上。
草原和谐了,经济也上去了。去年,肃南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52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