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山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近日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专题调研阳信县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报告认为,阳信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上百万亩盐碱地得到充分利用,为创建“全国生物质能示范县”奠定了基础。
阳信县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濒临渤海,可供开发利用的盐碱、涝洼、荒草地面积多,适合种植甜高粱,甜高粱则是生产绿色能源的主要原料。目前,阳信县已发展甜高粱2.96万亩。该县于2004年引进北京光华生物能源投资集团,兴建甜高粱制燃料乙醇项目。目前,自主研发的“生物水解发酵蒸馏一步法”技术,逐步实现了甜高粱制乙醇的产业化。9月,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世界上最大的石化企业BP集团合作,在阳信实施甜高粱秸秆制燃料乙醇项目,维多集团与滨化集团也合力开展利用棕榈油制生物柴油项目。
据介绍,甜高粱秸秆亩产达6—7吨,产高粱200—300公斤,根据目前收购价,除去成本,每亩纯收入700—1200元之间,相对其他农作物来说经济效益较高。3家大企业项目落户阳信,可以带动阳信乃至黄河三角洲地区甜高粱种植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刘相林赵文岐)??H??6上另一地的高速
上高速何时“一体化”
沈文敏
跨区域高速公路收费,一般是“马路警察,各管一段”。这就造成司机在一地收费站停车缴费,到了另一地收费站再次停车领卡。两次停车等候,无形中给司机带来不便,更加剧了交通不畅。如今,浙赣两省高速公路实现联合收费,让司机缴费领卡一次完成,少了一次停车等候,应该说是个进步。
但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离交通“一体化”还有很大差距。例如,从上海到北京的高速公路,途中要经过多个省市。不能一卡通行,在多数省际交界处都要停车,人为地造成拥堵。
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说得很热,但其最基础的交通“一体化”却难以真正实现。高速公路收费“一体化”障碍可谓例证。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采用电脑联网,从技术上讲一卡通行收费各自入账并不是难题,关键是一些地方交通主管部门的观念跟不上。也许,哪一天开车上高速可以“一卡通”了,“一体化”也就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