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南昌城市环境的改善,大批跨国公司、五星级宾馆纷纷落户。图为南昌红谷滩地区新近开业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段长征摄 城市文化设施建设也被纳入南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规划中。图为南昌街头雕塑。
段长征摄
当今的竞争,是城市与城市的竞争,而实质是城市环境的竞争。一个城市的环境搞好了,资金流、物流、人才才会向这里集聚
“创卫”不仅是为了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而是以此为契机,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2006年10月18日,对470多万南昌市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全国爱卫办考核鉴定组宣布:南昌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
为了这一天,南昌人民等了16年;为了这一天,南昌人民付出了16年的努力。从拆除违章建筑,到取缔占道摊点;从整治“六小”,到提升集贸市场档次;从更换卷闸门,到美化铁路沿线环境;从维护社区单位卫生,到改善“城中村”面貌……南昌人民在“创卫”征途中一刻也没有停歇过。
当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副局长、全国爱卫办考核鉴定组组长白呼群宣布将报请全国爱卫会命名南昌市为“国家卫生城市”时,许多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南昌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再次得到了认可。
三次“落榜”
说起南昌“创卫”,时光要倒流至1989年。
当时,全国爱卫会发布通知,要在全国评定“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并于1990年开始了第一次评定。于是,南昌开始了“创卫”征程,成为全国最早申报的城市之一。
“那时南昌的‘创卫’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显得很薄弱。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如整治占道摊点、垃圾广告等,但多是突击性、应付性的,等检查团来了就临时‘抱佛脚’,这种‘形式创卫’,面对检查团的明查暗访,想不失败都难。”市文明办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了当年“创卫”失败的一些原因。
败下阵来的“英雄城”,并没有因此歇下脚步。但在1992年评定中,南昌依然“无功而返”。1995年,南昌在第三次评比中,也仅和宁波、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几个城市获得“创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进步奖”。
时间很快到了1999年,全国卫生城市第4次评比举行。全国爱卫会确定3个城市组成一个组先进行评比,胜出者才能再进行全国评比。南昌与武汉、长沙在一个组,结果南昌胜出,首次入围“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但在最后关头失败了,离“全国卫生城市”称号仅一步之遥。
“惨痛”经历犹如一副“清醒剂”,也使南昌在“创卫”中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思路,两种思路碰撞得还很激烈。有人提出,先解决就业与生产问题再来“创卫”;另有人提出,先把环境搞好,先“创卫”,就十分有利于就业与生产问题的解决。南昌的“创卫”就这样一度在这思路碰撞中前行。
豁然开朗
一个城市的环境搞好了,资金流、物流、人才才会向这个城市集聚。南昌市委、市政府后来果断决策,只有把环境搞好即先“创卫”,才能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保障就业,才能改善人民生活。
如何“创卫”,南昌上下也是绞尽脑汁。南昌到底“卡”在什么地方?认真总结屡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南昌市认识到:一是硬件上,基础设施较差,城市美化、亮化等投入不足;二是软件上,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总是搞突击性、应付性“创卫”。于是,南昌“铁下心肠”,市市容局、建设局等多个部门联手,在两个月内取缔了市区3.5万个占道经营摊点、48个脏乱差菜场,拆除违章建筑68万平方米。
周玲华,是个年轻的社区主任。今年7月,她带领一群干部和志愿者来到国乐小区“拆违”,一度遭到居民的阻拦。此时,周玲华的“刀子嘴”派上了用场,反复劝说居民拆除违章建筑,当居民得知周玲华的父亲因脑溢血住院,生命垂危,她却不离开“创卫”岗位时,都心软了。
马刚,从部队一转业,便投入南昌“创卫”大战中。他所处的何坊南社区是南昌老城区,居民化粪池经常堵塞,事情虽小,但影响到南昌“创卫”大环境,他带着附近居民“冲锋陷阵”,被人称为“掏大粪”队长。
正是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如周玲华、马刚这般热心“创卫”的人,以及南昌市投入巨资改水、治水,修路、铺绿,“创卫”坚冰慢慢融化。
翻开南昌的“创卫日志”,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发生的变化。如今,南昌市城区绿化覆盖率已达38.6%,绿地率达36.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5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污染整治,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从2002年的78.1%提高到2005年的92.9%,污水处理率从2002年的15.47%提高到2005年的73.12%,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市区景观水体从黑臭状态变为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保持在56分贝以下。
南昌“创卫”,逐渐展开美丽画卷。
永不竣工
对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少人质疑,为什么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争取这块牌子?
南昌市“创建办”常务副主任陈中漳介绍,南昌市领导认为,“创卫”的目标是夺牌,但目的却是全面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创卫”带动着南昌城的变化,硬件上去了,城市功能完善了,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提起前几次“创卫”经历,家住南昌三家店街道的周大爷十分激动,记得前几次,一搞“创卫”,要全家动员人人参与,又是贴标语挂横幅,又是清洁房前屋后,“创卫”下来,大家也忙得够呛。今年“创卫”实实在在。说起变化的原因,周大爷分析得头头是道:“长期搞卫生,现在小区都挺干净,大家渐渐也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
在“创卫”过程中,南昌并没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第四轮“创卫”时,南昌编制了《南昌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03年—2005年三年规划纲要》,在2005年以前兴建了象湖、黄家湖、青山湖、艾溪湖、天香园等7个重点风景区,城东、京东、城南、贤士湖、城北、灌婴等市民文化广场,解放东路、北京东路、南莲路等14条风光带和20个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大型绿地。
正是这一系列统筹兼顾的举措,使南昌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不过,南昌市的领导认识到,通过了“国考”,并不意味着能终身享有这个称号。“‘创卫’不是为了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而是以此为契机,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这是时任市长李豆罗的“创卫”观。他多次表示,通过努力争得“国家卫生城市”的荣誉固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卫”建立一套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城市的日常管理水平,解决群众生活的难题,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素质。
目前,南昌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机构不撤、力度不减、人员不散、思想不松”的方针,正着手出台20条长效管理措施,并打算实行24小时巡逻制,保住“国家卫生城市”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