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读新闻,还不知道省里有个食品安全委员会。4日,这个委员会的办公室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倾听民声尊重民意的举措,体现出寓管理于服务,应该受到大家的“追捧”。
谁都知道,目前正处于食品安全的敏感期,鱼啊蛋的事件还让人心有余悸,台州的地沟油又在央视上曝了光——有位同事说这两天胃口不开,就是看了电视上肮脏不堪的地沟油给闹的。食品安全的涉及面广,受害者多,似乎除了有点模糊的防范,剩下的,是否只有领教这也不能吃那也吃不得的现实训诫了呢?
其实,尽管大多数人离生产领域、离实际操作的现场和过程很远,有知情的权力而无知情的途径,但仍有人参与其中或者旁观得到,如何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来为大家充当安全员,及时举报预警,配合政府部门把危害扼杀在尚未形成社会公害的阶段,就是个很有针对性的命题。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尽管我们不了解“内情”,但并不等于说对某些食品没有疑惑,正是这样那样的不确定、似是而非的因素,影响着大众的食品消费取向。比如说有位农大老师一直觉得某种蔬菜(芦笋)是安全食品,听说有的农民种之前在地里撒过农药杀菌的,就吓得再也不吃了——也许不安全的食品只有总数的百分之一,但就是怕这一落到自己头上成为百分之百。这是否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安全信息的掌握与传播,需要更深入细致的调查,这比农贸市场的抽查检测难多了,因此,有关部门主动征集问题,调查之后公布于众,其实就是释疑解惑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