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河策马腾越的雄姿
他爱马,马是他的最爱。他用矫健潇洒的马上英姿和默契优雅的人马配合,把马术演绎成完美的经典。人们说:他是草原的骄傲,他是中国的荣光,他是亚洲的红星。然而,就在牧野万马奔腾的季节,他却悄然驰骋远去,化作了天际的云霞!他就是张河。
马背英雄训练时丧生
张河,内蒙古体育工作第一大队马术队教练兼运动员,号称“亚洲马术第一骑”,国家重点培养的教练员和备战2008奥运会的主力选手,中国目前唯一一位亚洲马术比赛的冠军,唯一一位参加奥运会马术场地障碍预选赛的中国马术运动员。在20年的体育生涯中,他12次荣获全国马术锦标赛冠军,5次荣获全国马术精英赛冠军,4次荣获内蒙古国际马术比赛冠军,获得过七运会团体亚军、八运会团体和个人亚军、九运会冠军,荣获第一届亚洲马术障碍赛个人冠军,多次在新西兰、印度、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马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张河的名字与中国马术紧紧相联,他成了胜利的象征、希望的图腾,成了马术爱好者心中的偶像。
可是,一次意外竟然给内蒙古马术披上了阴霾。2005年9月28日,在北京昌平马术训练基地备战十运会的封闭训练中,张河按照外教的指导跳跃水障,他的坐骑——比利时进口温血马安德鲁·皮特尔突然马失前蹄,摔倒后重重砸在张河的头部,年仅34岁的青春生命嘎然而止……
少年赤胆跃马背
张河出生在体育世家,父亲张兆山曾经是内蒙古的滑翔运动员,母亲张淑静是射击运动员。在张河14岁时,父母就送他入内蒙古体工队当了马术运动员。20个春夏秋冬,见证着张河的执着和忠诚。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为的是使自治区马术事业在全国称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心怀大志的张河33岁才结婚,婚后不到1周,就告别新婚妻子,赴武汉训练比赛。
张河的妻子王延博含泪回忆说:“2002年情人节,我和他见的最亲密的朋友就是他的马。结婚时装修好了电视墙,我们没摆什么工艺品,摆得都是张河的马术冠军奖杯。这种与众不同的布置,真令我惊讶,更让我理解了他的马术情怀。”
“他平时不爱说话,累了也不说,病了也不说,八成的话都在训练场上说了。”队友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好人,一个为马而生的人。”张河的家离训练场只有一墙之隔,他在家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马厩里、待在训练场上。他的心拴在马身上,去国外比赛他给自己什么都不买,买得都是马的用具。
“作为教练员,张河对队员们关爱备至。队员上马,他习惯的用语‘坐直坐住’;在外地比赛,张河会问队员身上有没有钱,没钱他就自己掏钱给拿上。驯马是特别苦累的事,可是新队员请他帮着驯马,他从不推辞,把自己的技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新骑手。
张河在马背上颠簸穿越,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历经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终于一飞冲天,创造了中国张河的马术神话。
那是中国马术运动载入史册的一幕:1997年10月19日,韩国汉城奥林匹克赛马场。国际马联认可的第一届亚洲马术锦标赛在这里紧张进行。来自中国、日本、伊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骑手云集于此,观众争相目睹骑手的角逐。经过两轮比赛,只剩下16名运动员作最后的争夺,尽管日本、韩国拥有亚洲一流选手,但代表中国参赛的内蒙古选手张河沉着冷静,摘取了许多选手梦寐以求的金牌。
在亚洲马术锦标赛期间,各国裁判对中国队异乎寻常的表现深感震撼,众口盛赞张河的精湛骑术。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体育报》等权威媒体撰文评价:中国运动员的名字首次载入了国际马术联合会的成绩册。它的深远意义不仅仅是一次优胜,而是在亚洲赛马史上由中国人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亚洲国际马联为张河降半旗致哀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99年8月2日一次大赛后的下午,别人都休息了,张河仍然在训练场上调训马匹。由于受外界干扰,马受惊后起扬,他和马一起摔倒,马压在他的腿上,疼得他失去了知觉。当他醒来时,全然不顾自己的伤痛,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马怎么样了?”当得知马匹没有受伤后,他深深舒了口气。经过诊断,他的大腿骨折。住院期间,兼任教练的张河人在病床,心系训练场。
在3个月的调养初期,张河让队员抬着担架送他到训练场、马房,他刚能勉强拄拐杖下地,就一步步艰难地走到训练场。10月份,他拄着拐杖带伤赴北京指导小队员参加全国马术锦标赛,小队员首次入围全国比赛前八名。
张河因为训练腿部骨折,从1999年至2001年先后做了3次手术。疗养期间,他两次带伤担任国家队教练员率队参加亚洲马术比赛。2001年3月份,他第三次术后不久,恰遇九运会来临,他不顾医生的劝阻,毅然带着未愈的腿伤,提前出院备战九运会,直到决赛那天,他大腿伤口还渗着体液和血水。他强忍疼痛和队友为内蒙古捧回了马术场地障碍赛团体金牌。
2003年中国马术进军奥运会,原定2002年11月份去国外参加备战奥运会训练。可是就在11月份的一个训练日,张河在打理马匹时被马踢伤,肾脏险些被摘除,医生要求在6个月内不许运动,否则留有后患。可是他只养了3个月的伤,便赶赴丹麦投入紧张训练。6月13日,他在德国参加雅典奥运会马术预选赛,赢得了国际马联官员的高度认可。
张河出神入化的乘骑绝技,引起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吸引着国内众多专业马术运动机构和俱乐部的目光。八一、海南、北京、广东等队及国内多个实力雄厚的马术俱乐部,纷纷高薪聘他前去加盟主骑。上海一位马术教练竭力挖他去上海队,条件是给豪房,200万买好马给他骑。酷爱马术的张河不为重金和厚遇所动,他喃喃地对父亲说:“哪儿好不如家乡好。草原是马的故乡,我的事业在草原,我的根在草原!”
而今,张河带着对未竟事业的无限眷恋和对内蒙古的深厚情感永远地走了。
怎能忘,2005年10月3日,我国体育权威媒体《扬子体育报》报道张河因公殉职的消息:“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
2005年10月19日,在南京国际赛马场,全体马术队员向张河默哀1分钟;亚洲国际马联还特为张河降半旗致哀。
中国马术协会秘书长常伟专程赶来呼和浩特送别张河。他言语失声地说:“在过去的10年中,在中国马术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征程中,张河是一面旗帜,是中国马术界的英雄,是划时代的人物。在我们向外界宣传中国马术时,首先提到的就是张河。”
大战之前痛失主将
让我们再一次回首凝望远去的张河。张河并不孤独,他是带着光环、带着幸福走了。他牺牲后,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自治区人事厅为他追记个人二等功,内蒙古体育局向有关部门申请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张河的神勇和悲壮凝固了一个时代,创造了一个时代。
日月无痕,人马有情。许多人从不同方位走来,他们相约走向赛马场,走向嵌有“骧马居”大字的马术队2号马厩,追寻骑士张河的影子,探访在情绪躁动中寻觅主人的高头洋马安德鲁·皮特尔。教练孟克说:人像马,马也像人。人和马是无言的战友。张河走了,他的坐骑很伤感,时常嘶鸣唤他回来……热爱马术的有识之士们连连倡议:应该为张河骑士塑一尊雕像。有位诗人被张河可歌可泣的壮举所感动,慨然赋诗:“我不会骑马,但是我要让崇敬的诗情激扬,像马一样飞奔!”
在内蒙古赛马场北侧朴素的体工大队的宿舍楼里,记者见到了马背英雄的父亲张兆山。这位滑翔运动员出身的老健将,谈起爱子张河叹惜中满含欣慰。他噙着泪花说:“我和老伴、儿子一生从事体育工作无怨无悔,儿子当了马背英雄是我们的荣耀。他为中国马术运动而逝,值得!作为父母不想儿子是假话,我们最大的遗憾,就是儿子张河未能圆了2008奥运梦啊!”
记者握住内蒙古体工一大队队长乌兰阿塔的手,一提张河他就泪水涌流。他爱张河胜过自己的孩子,是他把张河扶上马背,是他印证着张河20年的拼搏和非凡。当他得知张河不幸的噩耗曾经晕倒。此刻,他说:“今年,我们在呼和浩特和南京参加两次国际马术比赛,张河不在,我们少拿好几块金牌。”
采访结束时,内蒙古体工一大队队长乌兰阿塔及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与记者一一握别。他们郑重地希望记者一定为张河唱首赞歌。他们指点着骏马奔腾的赛马场,不无感慨地说:“一看到骑手训练的场面,就想起我们的‘河河’了。张河在,内蒙古金牌在握。”口文/《内蒙古日报》首席记者刘少华 口摄影/李艳阳责任编辑:wj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