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部分“两替店”无视银行汇率最近的变化。
更多的街头小店乐意收人民币。
文/图 特派香港记者邱瑞贤、杜安娜
人民币是否要升值,如何升值,这是一个持续数年的话题。随着2006年11月中国外汇储备一举突破1万亿美元,经济学家樊纲断言,人民币将面临更大升值压力,美国会利用这一点发动新一轮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的攻势。
近期,随着美元持续走弱,人民币呈现出稳步升值的趋势。12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破7.83的关口,至7.8240。人民币对美元的加速升值,同时导致人民币对港币的加速升值,港币兑换人民币最近也首次跌破1比1。近日,本报派出记者前往香港,采访人民币升值给香港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因为香港是一个我们观察人民币升值效应的窗口。
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其升值的趋势如何?人民币升值将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小数字关乎大问题。由于我国经济地位的日趋重要,人民币汇率不只是关系到国际贸易,中国经济的起伏、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都与其交织在一起。
汇率,本来是一个远离老百姓生活的财经名词,连日来却因人民币“贵”过港元,占尽风光而备受关注。人民币急速升值,与正在不断贬值的美元挂钩的港元却节节后退——人民币正逼平港元汇价,11月28日的官方汇率表明,港元兑人民币的现钞买卖跌破一比一,100港元只能兑成99.86元人民币,人民币历史性首次超过港元币值。
对于热衷于前往香港购物的内地游客来说,这是一个大好消息。然而,官方汇率却未必能迅速“泽被”民间。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官方汇率对市场的影响目前还是有限。近两周赴香港旅游人数激增,但本报记者在香港进行的实地市场观察发现,目前市场商家对仍处于波动之中的人民币汇率表现得相当谨慎。
专家则分析表示,这与长久以来香港金融市场的高度市场化程度有关。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金融系统相当完善,实行的是与美元联动的汇率制度,所以汇率波动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们也有很多手段规避汇率风险,较小的人民币升值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并不大。
内地居民赴港购物旅游未享“着数”
“人民币贵过港元了,七年来大团结首次胜过狮面像!”11月28日,外汇市场上悄然出现了“汇率倒挂”,这一信息对于很多有心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强烈的刺激。
思忖着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在广州工作的刘小姐心中暗喜。与办公室几位同事一合计,她决定在岁晚之际到香港“血拼”一回。“当时想,同样价钱的化妆品,由于人民币升值,现在购买可以便宜二三十元,原来只接受港元的商场说不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多爽!”
得知这个消息的当天,刘小姐就提前买好了周末前往香港的巴士票,暗自筹备着周末的购物之旅。同时,手上已经积下了3000多港元的“购物单”——都是同事们托她带的。
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她的如意算盘还真的落空了。
到了香港之后,刘小姐第一件事自然是拿着人民币到外币兑换处兑换人民币。第一家兑换处告诉她,一百元人民币只能兑换九十六元港币。虽然有些诧异,但她还是不厌其烦地跑遍了所住酒店周围所有的兑换处,答案都是:“港币仍然要比人民币值钱。”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一家答应以101元人民币兑换100元港币的“两替店”让了步。
更让她不解的是,接连两天的购物,她没有发现任何因“汇率倒挂”而从中得到的实惠。除了使用信用卡消费外,倒是不少店铺都乐意收取人民币,只是如果用现金消费,这些店铺都要求以100块钱的人民币抵作95元的港币来使用。收银员告诉她,这个规矩是一直以来的惯例,她们一直就这样收款,短期内不打算改变。
与此相似,在某些日用品店,如果用现金消费,人民币对港币1∶1的比例也从来没有变化过。两天的购物过程,让素来精明的刘小姐感觉自己吃了哑巴亏。
抱有同样困惑的并不只有刘小姐一个人。“汇率倒挂”出现的当天,张先生正打算到香港出差。订票处送来火车票的时候,他才发现,票价为190港元的火车票,竟被要求付人民币209元。再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按照1∶1.1的比例换算而来的。一询问,售票处说,这个汇率将被继续使用。
香港“两替店”
人民币依然弱势
去惯香港“扫货”的精明消费者都知道,在香港街头遍布专门从事兑换外币交易的“两替店”。这些“两替店”挂出的兑换价通常要比银行稍高,但是不另外收取手续费。因此对于通常需要多笔小额兑换的游客来说,方便快捷。
虽然内地游客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很高,但是在香港却是如湖水般寂静,大部分“两替店”无视银行汇率最近的变化,依旧挂出人民币兑港元为“104∶100”或者“103∶100”的比率;也就是说内地游客如果要把人民币换成港币,想得到100元港币就必须付出104元或103元人民币的代价。
在九龙弥敦道上的佐敦附近,记者发现一家“两替店”打出了少有的“101”比率,也就是只要用101元人民币就可换到100港元。记者在该区走了十几个点,这显然是九龙地区最为“公道”的开价了。
店主老李一听记者说起这个话题便开始吐苦水:“生意难做,半天没有一个客人来换钱。这两个月看着港元的汇率每次5毛地往下跌。”
“才一个月里,就迅速从103跌到102,现在更是1∶1,我们没有赚头了。”说到这里,他坦言自己无比怀念当初一直持续了好几年的“107”时代,“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107元人民币换100港元,今年开始变成105,然后最近这两个月持续下跌。”
他承认,这些街头“两替店”目前都不太愿意接受人民币比港元更“值钱”这个现实。在老李的柜台里,有一台非常“袖珍”的老式小电视机。“我每天看报纸、看电视了解最新的汇率变化,然后看是否需要调整。”这位以为可以依靠这个小店解决后半生的香港人,分明嗅到了风暴即将来临的气息。
“但是,也不能指望我们街头‘两替店’的汇率能跟上银行的官方汇率。”对于这一点,老李还是相当坚持的,因为这是其谋生之本——据其介绍,如果顾客自行到银行去兑换外币,每笔将收取50港元的手续费;对于须频繁兑换小额港元的内地“购物团”来说,这显然没有拿到这些小店去换更划算,因为汇率的区别可能抵不上每次都付出手续费的损失,而这些“两替店”正是通过一次性与银行进行大额交易。但是眼下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他们不敢把大量外汇捏在手里,找到有外币需求的市民后,立即到银行去“帮忙”兑换,从中“吃”数量不等的差价。
这种所谓外汇差价,实际上就是以外管部门规定的汇率从银行拿出,然后以高于实际汇率的价格转卖。也就是说,即使人民币对港元的汇率已经跌破1∶1,只要不是相差太远,这些街头的“两替店”都将尽力把变化的速度放缓,以减低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损失。
“我这铺子不是正对着大路,生意不算太好,不如那些在闹市商业旺区的同类兑换点,他们可以放到103、104,但是我肯定不可以,这说到底也是一个市场竞争问题。”老李说。
深圳市面
冷对港币热收人民币
然而对于更多的香港人来说,他们似乎不愿过多讨论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人民币更值钱”的这个概念,他们不愿意轻易接受,也不愿意过于深究其中的意义,而宁愿互相在本地守着一个“潜在”的同盟——记者在香港发现,在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人民币升值的消息后,街头乐意接受人民币付款的商家明显增多,即使是一些规模并不大的小商家,也低调贴出“接受人民币”的小公告,但是对于兑换比例,普遍都不愿意松口。
与香港市面的反应迥异,毗邻的深圳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应相当敏锐。
其中最明显对港元改变态度的是出租车司机。由于两地交往频繁,过去深圳的出租车司机都乐意接受比人民币“值钱”的港元。找零钱时,使用10港元、20港元的现象非常普遍,不过这几天得到人民币升值的消息后,深圳的出租车司机更乐意接受的是人民币。而在香港,经常走访内地的香港人态度转变也非常明显,记者在红火车站附近乘搭一辆出租车,司机就主动向记者索取人民币“找数”。
在深圳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这几天明显地感觉到人民币的受欢迎程度大幅提升,“在市面交易上,都更乐于用人民币交易。”在深圳罗湖的多个商场,主要做的是到深圳购物的香港市民的生意。档主们表示,都听到了人民币升值的消息,但是由于顾客多是携带港元前来的香港人,为了不影响生意,他们目前依然基本上达成共识——以“1∶1”的兑换比率收取港元付款。
人民币汇率
小步升值是关键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既有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也有外来的压力。任教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金融学博士张志文今年曾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做访问学者,他从政治角度考察了人民币升值的国际背景。
他说,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壮大与西方国家经济的长期低迷形成鲜明对照,一些国家因此感到不舒服。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中国是世界工厂论”等论调先后出笼。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率先跳出来,指责中国是导致世界通货紧缩的罪魁祸首。随后,日本又游说美国,要求联手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
随着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美国内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日益强烈。美国认为,人民币低估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持续增加的主因,希望人民币升值能够解决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和制造业的困境。
张志文分析说,回顾历史,日本、韩国等国家之所以能够依靠廉价货币推动出口型经济的发展,源于冷战时代的特殊时机。但如今,全球经济和政治的生态环境与过去完全不同,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决定了美国不可能容忍又一个依靠廉价货币推动出口的经济体的崛起,更何况,中国潜在的经济规模超过日本。
外汇储备是把双刃剑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到今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到如今,我国外汇储备还在不断攀升,目前已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对于中国而言,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张志文告诉记者,1万亿美元的巨额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增强了应对外来金融危机的强大抵御能力。
但同时,外汇储备的增加并非愈多愈好。随着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使货币政策难以保持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进而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造成通货膨胀、劳动生产成本上升等影响;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还会引起国际上对中国贸易状况和人民币币值的高度关注,甚至为一些国家提供压制中国贸易的口实。
身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经济学家樊纲为此断言:“今后一段时间里,抨击中国的声浪可能会愈发高涨,尤其是美国国会,料会利用这一点发动新一轮要求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的攻势。”
金融霸权带来升值压力
事实的确如此。金融霸权一向被视为军事霸权的延伸。凭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美国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通过美元贬值,美国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
樊纲认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不对称”的问题。美元因发行过多而存在持续贬值的趋势,这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自从1970年国际金融体系和黄金脱钩,以美元作为全球货币以来,世界上就有了太多的美元,有了一直要贬值的美元,这是体系“不对称”的症结所在。
樊纲认为,人民币加快升值既不会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外贸顺差,也无法延缓中国的资本流入速度,恰恰相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只会促使更多的投机资本流入中国,押注于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他举例说:“以2004年的贸易数字为例,当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2000亿美元,达到6100亿美元,但其中只有33.2%的增幅来源于贸易顺差,其余66.8%则主要归因于资本的流入。”
小幅度升值是最佳选择
但在人民币升值不可避免的形势下,“升值的幅度成为问题的核心。”张志文如是说。他认为,人民币升值速度不会太快,小幅度升值是当前的最佳选择,既能够应付西方的政治压力,又不至于重创中国的出口。
毫无疑问,人民币升值有碍中国的出口业,也可能打击就业,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报告就指出,人民币升值问题将会严重困扰出口,如果人民币升值3%~5%,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今年的出口增幅将下滑至10%或以下;如果升值15%甚至更多,我国今年的出口增幅有可能转为负增长。
自去年7月汇率机制改革以来,目前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3%。不久前,樊纲给出了升值的上限——5%。他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人民币未来每年可以升值5%,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就遭受到灾难性的冲击。
“数百万民工们将悲伤地失去他们的工作,许多低工资岗位将永远地从中国消失。”樊纲在《华尔街日报》上描绘了一幅“灾难性”景象,而人民币年升值超过5%将意味着上述“潘多拉之盒”的开启。
“太不公平了,凭什么以牺牲中国的穷人们为代价,去纠正一个由美国自己造成的错误。”樊纲为民工们叫屈,他认为,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在于美国财政部滥发美元钞票,以致美元长时间地面临着贬值压力。相反,中国民工们反而恰恰正在以他们的低工资为解决全球经济不平衡默默地做着贡献。
当然,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不乏乐观者。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曾表示,即使人民币升值百分之百,“我也可以告诉你们,中国的出口产品仍然有竞争力,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有优势”。这是因为,中国的出口除有汇率优势,还有比较优势和政策优势。
(本报记者 曾向荣)
进出口悲喜两重天
专家预测,人民币升值会刺激香港对内地出口的增加,在CEPA条件下,香港制造的产品将更有竞争力,但对于生产厂家而言,人民币汇率上升带来的成本上扬则让他们相当“心跳”。
即将来临的岁末新年一直以来都是厂家、商家“必争之地”,但今年的前途并不明朗。拿香港的钟表出口业来说,有些前途未卜。有关人士认为,人民币兑港币突破“平价”,而卖价又不能转嫁到买价,影响厂家边际利润。今年年初到现在,人民币已经升值很多,若保持目前一兑一的水平,还算可以,但若再升5%,则比年初升了8%~9%,这样生产成本就会增加2%~5%。
对此经济学家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不同,而影响的程度也与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有很大关系。在人民币升值中能够获益的行业首先是拥有人民币资产的行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拥有地产资源的商业企业。人民币升值,对于它们而言就意味着资产价值相应程度的提升,也意味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其二是外汇负债率较高的行业。主要包括航空、贸易等行业,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情况下,它们的偿债能力将随之提高;其三是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占比较高的行业,如,造纸业、钢铁、轿车、石化、化纤及塑料等行业,汇率升值将使这些行业主要原料的进口成本降低,而提高行业的盈利能力。
对普通老百姓影响不大
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受到不利影响的主要集中在出口比例大的行业。传统的出口优势行业将受到直接冲击,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产品,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会使行业的利润率有所下降;同时国际化定价的行业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包括有色金属、钢铁、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人民币升值将使它们以人民币计价情况下的售价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利润的下降。
进口产品替代的行业也将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包括汽车、工程机械、钢铁、家电等,人民币升值以后会导致国外进口产品以人民币报价下降,从而使得本土产品的竞争力有一定的下降,进而影响到这些行业的盈利水平。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教授刘思跃认为,人民币具有更强的购买力,内地百姓的消费能力增强,福利水平提高。对香港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从而有利于繁荣香港金融市场的人民币业务。同时,内地对香港商品、服务、旅游的需求有利于刺激香港经济的繁荣。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所教授郑天祥指出,香港市面对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冷淡,最基本原因是港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是与美元挂钩,“如果是与人民币挂钩,当然就不会这样了。”
“过去有人说,美国打个喷嚏,香港都会感冒。对于香港市面来说,更关注的是美元汇率而不是人民币汇率。香港市面目前可能仍处于一个观望期。此外还有商家的成本考虑,他们生产或储备花出去的成本是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如今当然不肯主动让利。加上香港人的心理基础,难以接受人民币比港元更值钱,种种因素都促使他们希望这个步伐越慢越好。”
刷银联卡可减少汇兑损失
虽然人民币在香港也可以进行兑换,但相对而言在内地银行兑换的汇率比在香港兑换更划算些。不仅去香港旅游能得到实惠,到以美元为支付货币单位的国家和地区,境内的消费者同样可以获得由于美元汇率下跌带来的实惠。如果要到境外“血拼”应每天关注相应的汇率变化,最好不要将手中的人民币一下子全部换成相应的货币。
港币汇率走低并不影响港币在香港的使用价值。对于手上拥有一定数量港币的市民,完全可直接携带港币消费购物。
刷卡消费在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可以使人民币的还款金额更少。在香港,银联、VISA、万事达等各品牌的信用卡均能受理。目前银行推出的双币信用卡大多以美元结算,当持卡人在香港消费时,刷卡扣除的款项以港元来计算,持卡人还款用的是人民币。因此,全部过程下来,一共要经过两次货币兑换。在刷卡当日,国际组织还会按照银行间市场的美元兑港元汇率进行换算,再收取消费金额1.5%的货币转换费。
如果选用银联卡,中间只需要经过一次货币兑换过程,可减少汇兑损失及避免货币转换费。
此外,由于人民币汇率目前一直处于上升势头,还款日越靠后,人民币就可能兑换更多港币,因此可能更划算。不过,市场是在不停的变化中,只有还款日的港币挂牌卖出价比消费当日低,持卡人在香港刷港币卡才更“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