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接待是公务活动的一部分,合理的公务接待费用是行政成本的组成部分。上级机关干部下来检查指导工作、搞调查研究,外地机关人员来执行公务、参观学习,当地有关部门按中央和地方的规定热情接待,这是工作需要。
问题是一些地方,接待中不按规定办事,住则高档酒店,喝则高档名酒。 有的还陪客人游山玩水、逛街购物,这些开销都要财政负担。同时有些地方政府以“公务接待需要”为借口,设置小金库,购置豪华轿车,建设楼堂馆所。这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更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
公务接待中存在的这些讲排场、比豪华、铺张浪费的现象,使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不堪重负,大量资金消耗,影响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个别人吃喝玩乐败坏了党风、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伤害了干群关系。繁忙的接待任务,也消耗了地方领导干部的大量精力,使他们难以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整治公务接待中的不正之风,已成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整治这股不正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作榜样。实话说,许多同志对公务接待中的歪风早已不满意了。但碍于情面,碍于同行关系,碍于礼尚往来,谁也不好意思带头去刹风。要看到,既然是一股风,就不是什么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刹起来也难不到哪去。特别是前不久颁布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公务接待的标准、规格、方式都做了具体规定,应该说,这是一个狠刹豪华接待风的良好契机。现在,就看是否真的敢抓。说到底,“豪华接待”整治之难,难在一些同志的认识上,难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上,而非难在无应对之策上。相信只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坚持党性、反腐倡廉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严格按照公务接待规定办事,这个工作就能得到切实的推进。
《人民日报》 ( 2006-12-06 第04版 )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