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久前,山东省菏泽市一位被拆迁户李民生,因为无法承受开发商和当地政府“找不到房子就强拆”的巨大压力上吊自尽了。令人惊讶的是,当地拆迁指挥部某位领导在知道这一情况后,不是着手化解矛盾,调整拆迁工作,反而用一种见怪不怪的口吻当众说:“哪个地方拆迁不死几个人啊?气死的、吓死的、逼死的……”(11月29日《记者观察》)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副典型的酷吏嘴脸。 酷吏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当年司马迁写《史记》,就专门为他们作了一卷《酷吏列传》,在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上,酷吏的种子一直绵延不绝。现在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酷吏原本应该从政府官员的行列里消失,但这位领导的一席话,却让我们意识到,酷吏的存在,仍然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酷吏的最大特点是敢于痛下辣手,毫无恻隐之心。以此来衡量菏泽的这次拆迁,就会发现的确如此。比如报道中说,一位女士曾经向拆迁指挥部哭诉丈夫重病卧床,希望能够获得怜悯,换来的结果却是“下午我丈夫正在输液时,来了几百人的执法队伍团团包围了整条街,头戴钢盔的行政执法人员拿着大锤、钢钎,从邻居家墙上强行打开一个洞,把我家的门窗砸得稀烂,我连气带吓当场休克过去,后来还是我丈夫拖着病体把我送进了医院”——让古时的著名酷吏张汤、来俊臣等人来主持拆迁,其手段也不过如此吧? 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许是:酷吏产生的条件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恐怕主要有这样几条:一是任命制导致了官员只需对上负责而不需对下负责。无论民怨再大,只要领导满意,照样可以升官;二是只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绩观催生了酷吏。比如拆迁,如果“上面”只要限时拆完,别的不管,“下面”当然就乐意强力推进,无所不用其极,因为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的“能力”和“魄力”,拿出耀眼的政绩。 中央早就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酷吏在本质上和这一总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当然,要根绝酷吏现象,单靠中央的约束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加快干部选拔制度的改革、努力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成熟、尽最大努力来推动和完善法治建设等,使酷吏无处容身。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