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80余例……前不久,烟台市卫生部门公布的这个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在感染者中,同性恋“男男”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比例已经占到15%——
在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烟台市卫生部门发布了一组数据:自1992年我市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80余例,其中,通过性接触感染的占52.5%,而通过“男男”性接触感染的占15%。
艾滋病预防工作人员介绍,男同性恋已经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我市今年公布的“男男”性接触感染的比率较以往增加很多,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为什么同性恋者特别是“男男”同性恋的感染率居高不下呢?一位艾防工作者给记者打了一个比喻:“抽烟的人都知道抽烟易得癌症,可大部分人还是戒不了,其中不乏一些医务工作者。而男同性恋者虽然知道自己是高危人群,但其中有相当一中分没有足够的健康意识,或只图一时的快乐,所以不愿意坚持用安全套。”
亲密接触暗藏杀机。
信任不能保证大家都健康
前两天,大林(化名)和自己的“恋人”小波(化名)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小波背着自己去做了上HIV自愿咨询检测,并且还动员他也去做一下检测。大林将小波臭骂一顿,并叫嚷着:“你这样做是对我们感情的不信任。”
然而,第二天小波就给大林发来了一封长长的电子邮件,第一句话就让大林吃惊不小:“大林,不管你相不相信,我已经被确认为HIV阳性。”
原来三个月前,小波偶然一次去酒吧消遣,有人给了他一些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材料,上面说烟台市卫生防疫站为同性恋人群提供免费的艾滋病抗体检测。看了这些材料,小波有些担心,虽然自己走进同性恋圈子才一年多,也只有一个固定同伴,但男同性恋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自己会不会也被感染了?
经过长时间考虑,小波去做了HIV抗体筛查。两天后他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消息还是如同一声霹雳在他头顶炸响。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住处的,满脑子全是踏入圈子一年多来的种种经历。
去年,他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外企工作,遇见了40多岁的大林。大林是公司的业务主管,平常对小波照顾有加。一次,小波接到某跨国公司的一笔大单子,在大林的关照下他顺利完成了任务。晚上,小波请大林吃饭。两人聊得很开心,都喝了不少酒,一起到大林家后,在一种莫名的冲动支配下,两人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从此,两人几乎形影不离,在大林的介绍下,小波认识了不少同性恋者,大林还经常带小波去男同性恋者聚会的酒吧和活动场所……
小波努力思索自己怎么会感染艾滋病:自己一向身体健康,从未做过手术输过血,除了大林没有别的性伴侣,也没有和异性发生过关系,难道真是和大林的亲密接触导致了这场悲剧?他拨通了烟台市卫生防疫站的“红丝带他热线”进行了咨询。医生告诉他,同性性行为很容易感染艾滋病,发生一次没有保护的性交,男性同性接触的感染几率是异性性接触的10—30倍,使用安全套则能够大大降低危险。而小波回忆,自己和大林发生关系时从未用过安全套。
结束咨询前,医生的一句话提醒了他:“从你所说的情况推断,很可能是你的同伴感染了你,最好说服他尽快来做检测,这非常重要,否则,对彵、对别人都是很危险的。”没想到,大林竟然不领情,还深深地伤害了小波。
“让你去做检测,并不是不信任你,否则,我根本不会这样做,相反还会恨你。”小波的真诚最终打动了大林,虽然还是满腹狐疑,可还是到烟台市防疫站做了咨询检测。结果不出所料,大林的HIV抗体也呈阳性。
后来,大林告诉小波,自己踏入同性恋圈子已经十多年,虽然结过婚生过子,但一直在同性与异性间苦苦挣扎。结婚后,他曾认识了一个男友,两人感情很好,但妻子发现此事后马上与他离了婚。为寻求心灵的解脱,大林离开熟悉的城市,来到烟台寻找新的生活。开始,他渴望有一份稳定的感情,但事情并没有预期想象的那样简单和顺利。不被主流社会认可,怕受到伤害和歧视,他们常常在黑夜中流连于酒吧、公园,沉迷于“一夜情”,过着纷繁而虚幻的生活。没想到这种生活害了他,又害了善良的小波。
保护自己更是保护他人
小君(化名)进入这个圈子已经有六七年了,对这个圈子里的情况也算有些认识,他觉得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数人是有追求、有责任感的人,并不像外界人想像的那么混乱、滥交,在他周围的很多人都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更知道如果发生关系必须戴安全套。
一年前,小君曾在网上遇到了一个同性恋者,两人很聊得来,不知不觉便把话题扯到了有关艾滋病方面。小君问他:“你发生关系时戴套吗?”对方感到很奇怪,反问他:“为什么要戴?”原来,在他理解,自己是个健康的人,性伴又是固定的,根本不可能感染艾滋病。他说的一句话更显出无知:“我在这个圈子十多年了,还没听说有谁感染了艾滋病。”在网上,小君花了近两个小时给对方讲道理,直到对方半信半疑地下了网。
回想起这段经历,小君也很后怕,看似健康的人说不定就是一颗地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有人踩“雷”。他告诫自己,一定要把性伴固定下来,即使这样,每次发生关系时,也都要戴安全套。目前,他还坚持每月做一次HIV抗体检测,因为他懂得,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别人。
希望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
记者采访艾防工作者和部分同性恋者时了解到,目前通过政府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和彩虹工作组的同伴健康干预工作,许多同性恋者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且走入志愿者行列。
大玮,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的艾滋病感染者。如今,他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做着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公益事业。他说,自己被确认感染艾滋病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业没了,工作也没着落,心中充满了对以后发病的恐惧。可是成为志愿者后,他发现生活又向他打开了另一扇窗,让自己重新审视同性恋圈子,而且比前的生活更积极。
据大玮介绍,他发现很多同性恋者对艾滋病的认识有误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觉得有必要站出来,把正确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告诉每一个圈里的人,让大家学会保护自己。
于是,他与部分志愿者和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参与拍摄了一部纪实性艾滋病防治宣传片《生活启示》,这是国内首部同类公益宣传片。随后,他又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奔走于全国各地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令人敬佩的是,虽然这份工作大玮做得很不易,可他一直在坚持。今年8月,大玮受邀来烟台参加山东彩虹工作组社区同伴健康干预座谈会,第二天赶往济南,随后还要去西安做宣传。虽然苦累,但大玮认为值得,他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走出误区,远离艾滋病。
让同性恋生活在阳光下
在很多普通人的眼里,往往把同性恋者与艾滋病人划等号,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同性恋者除了性取向与普通人不同外,其他都跟普通人一样,就好比是普通人中的左撇子。
可为什么同性恋者特别是“男男”同性恋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呢?烟台市卫生防疫站艾滋病防治科杨珊主任介绍,因为同性恋的性接触方式多为肛门性交,而肛门性交常造成直肠黏膜充血轻度损伤,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破损黏膜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所以性伴侣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很大。又因为目前同性恋者还不被主流社会认同,社会对他们还有歧视,使他们只能生活在阴影里,生活、交友圈子狭小,又承受着社会、家庭压力而无处倾诉,很容易出现多性伴的情况,如果高危行为多,就易使HIV病毒在圈子里传播。
由此可见,同性恋人群与艾滋病本身并无必然联系。专家表示,假如异性恋、同性恋或双性恋的人们过乱交往的程度一样,艾滋病的传染发病率是一样的。
无可否认,目前许多同性恋者缺乏相关知识,而且保护意识不强,即使有人知道高危行为应该使用安全套,但出于种种原因,真正能够坚持正确使用的少之又少。“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我国首份男同性恋者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出炉,其针对北京526名男同性恋得到的调查显示,仅有20%左右的男性同性恋者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等保护性措施。
专家呼吁,国家应该通过适当的公共卫生政策倾斜,关注并实际对男性同性恋人群开展健康监测、防艾行为干预工作,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其中,教给同性恋者正确的预防知识,并给男性同性恋人群更宽松的生存环境,使他们不要再遭受亲密接触的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