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在浙东沿海的古代船舶,不仅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标志,更是一个未知的海底宝藏。如今,它们的神秘面纱已被悄然揭开。今年3至7月,在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指导下,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展开大范围排查,在宁波和舟山沿海的37个地点,发现水下沉船的蛛丝马迹(本报曾作报道)。
于是,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精英被召集到宁波,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这支水下考古“国家队”在象山港展开了水下考古探测与探摸,对7处水下遗存疑点的探测和探摸中,从海底采集到27件出水文物,主要是青白瓷和青花瓷器,时代分属宋、元、明、清朝代。明年5月起,他们还将继续开展浙东沿海其他地方的水下考古探测与探摸工作。
没有发现古沉船
这次水下考古有没有发现古沉船?昨天,面对记者的问题,一位专家迟疑一下后答道:“没有!”不过,随后他立即补充,这次考古采集到27件瓷器,在一个不大的港湾里,如此密集出现这样多的文物器物,推测应有古代沉船。
浙东沿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队副队长傅亦民介绍,在为期一个月的探测与探摸中,水下考古队完成了对7处水下文化遗存疑点的探测与探摸。
“最大的收获,在第一个优选点象山西泽码头外。”傅亦民介绍,27件出水文物中,23件出自此处,其中青白瓷9件、青瓷9件、陶器5件。这9件青白瓷,都是元代浙江和福建交界地区的民窑产品,器物的样式和时代,又是惊人的一致。
“这里以前是暗礁,随着海陆变迁,如今已露出海面成为明礁,同时正处于古代进出象山港的主航道上。”专家一致判断,这里沉没着元代商贸运输船的可能性很大,这次对该区域扩展了探摸范围,初步认识并摸清象山港内各水下遗存点的文化内涵和分布保存状态。
考古队员均是“国字号”
事实上,即使真的发现了沉船,要让它重见天日,还需一个很长过程。日前被媒体争相报道的“南海一号”,发现于20年前,但直到今年7月1日,具体打捞方案被确定的消息,才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之口正式发布。
“在陆地上出土一座古墓,最多几万元甚至几千元就可以搞定,但出水古沉船绝非如此轻松!”傅亦民介绍,每一次水下考古行动,都要付出高昂物资代价,像这次考古,每天平均费用都超一万元。
此外,海底打捞是项“技术活”,对勘测、发掘都有特定要求。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共组织三批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的培训班,现在全国具有水下考古资质的也仅45人,包括傅亦民在内,目前浙江仅4人有水下考古资质。
参加这次考古的,除本省水下考古队员外,还有来自辽宁、安徽、广东、湖北、江西等全国各地的“水下精英”。在近一个月里,他们将根据潮汐变化,最早6时就要出海,往往要到晚上8时才能收工,回岸上吃饭。
全靠双手在淤泥层里摸
来自奉化的王玮,是这次水下考古队中惟一的女性队员,也是中国仅有的两名有水下考古资质的女性之一。昨天,已是中年人的王玮笑着说,年纪不是问题,在国外有个70多岁的老考古队员,还照样下水。
不过,已7年没下水的王玮坦言,再次下水,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下水一般都在20多米,但由于象山港水中悬沙量多,潜到海底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打开强光灯,能见度也只有20厘米左右。在海底这个神秘而黑暗的世界里,水下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是预料不及的。可随处碰到海底生物,有可能是毒的。通常还要带上匕首,这种恐惧程度可想而知,所以队员们压力都非常大,连续作业,有些队员晚上都睡不着觉。”
不过,最让考古队员苦恼的,是因为能见度很差,在海底成了“睁眼瞎”。由于象山港水中悬沙量多,沉积速度快,海底浮泥厚,淤泥一层又一层,特殊的海况导致旁侧声纳和浅地层扫描仪的探测成效不大,给探摸带来一定盲目性,特别是潜入海底,真的叫“探摸”了,考古发掘工作只能凭借丰富的考古经验,然后全靠两只手在淤泥层里摸。每次摸到一个碎片,都让队员们兴奋不已,但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无功而返。
明年5月继续海底寻珍
“虽然困难重重,但通过此次探测和探摸,积累了一些在多悬沙、低能见度水域开展水下考古的经验,为今后浙东沿海水下考古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借鉴。”傅亦民说,在浙东沿海开展水下考古的理想时间,应该是每年的5—9月。但由于任务多,今年水下考古队延迟至10月才到宁波象山港开展工作,而此时宁波已秋意渐浓,天寒水冷,水下考古队员体能消耗大增,虽然每次下水在20到30分钟,但上来后,人都会冻得有些哆嗦。
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计划明年5月起,继续开展浙东沿海其他地方的水下考古探测与探摸。在完成浙东沿海的探测与探摸基础上,对各确认的水下遗存点进行重点调查,如有必要,将实施水下考古发掘。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