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用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和拆违转绿等方法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
将整个深圳建成中国最大花园
自建市以来,深圳始终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理念,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我市将市域生态绿地系统分解为“区域绿地-生态廊道系统-城市绿化用地”三个组成部分,建设8处区域绿地、18条城市大型绿廊,将城市中逐渐岛状化的大型生物栖息地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连续生态绿地网络系统。
2005年,深圳森林覆盖率达到4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园林绿地面积278.78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1332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平方米,本地植物指数达0.701。
绿地系统重点营造三大景观
我市在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中重点营造三大景观,丰富一个内涵。一是宏观上的生态景观,注重整个城市大环境绿化生态效益,以营造地带性的生态风景林为平台,不断扩大总体绿量,从2000年开始每年植树500万棵;二是中观上的大尺度道路绿化景观。对城市主干道、国道、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的绿化带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增植地带性植物,营造色彩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的乔、灌、草复层混交结构,突出各绿化带的主导树种和特色景观;三是微观上的特色园林景观,推出一批富有岭南风格的特色现代园林景点,营造一路一景观、一街一景点的格局。一个内涵是:结合城市历史、城市文脉,以及现代审美情趣,大力丰富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构筑富有文化韵味的诗意生活空间。
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一成多
我市树立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将适宜林地统一规划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11.95%。
大鹏半岛古火山地质遗迹、海蚀海积地貌独具特色,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国家地质公园;梧桐山风景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物种,现正在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梧桐山麓已建有国家兰科植物种质保存中心;仙湖植物园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国际苏铁迁地保护中心等19个植物专类园,成为全国植物园系统中的新秀;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和香港米埔湿地一起,是国际湿地保护公约中划定的7块湿地保护区之一,具有国际范围的生态价值;坪山河、龙岗河、茅洲河流域范围内的河流湿地以及沙井、松岗一带滩涂、桑基鱼塘、红树林也得到有效的保护;全市1973棵古树名木均已建立档案,采用GPS和信息系统进行跟踪管理。
精心构建三级公园体系
精心构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综合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公园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一是将城市背景山林和城郊山体建成郊野公园或森林公园;二是顺应建成区的发展,同步建设综合性城市公园;三是以人为本,围绕住宅区和商业旺区建设社区公园。至2006年9月,全市已建公园442个,总面积达37194.8万平方米。仅从2004年全面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来,就新增郊野公园2个、森林公园6个,综合城市公园10个、社区公园245个。园林主管部门实施品牌战略,开展星级公园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园博园、荔枝公园等五星级公园5个,大梅沙海滨公园等四星级公园4个。所有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免费对市民开放。各公园定期举办市花展、荷花展、菊花展、月季花展及书画展、科普展等公益性展览活动。2006年深圳将举办“首届公园文化节”,以“世界之窗”、“欢乐谷”、“民俗文化村”等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推广种植本地乡土植物
我市坚持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建设模式和维护管理模式,大力推广种植本地乡土植物,调整现有绿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将立交桥转盘、快慢车道分隔带等非游憩绿地建成复层结构的混交林,大幅度减少了浇灌、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作业,取得明显的成效。
我市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和拆违转绿等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我市还全方位推进立体绿化,对城市立交桥的侧面、干道的边坡和挡土墙进行垂直绿化,鼓励修建屋顶花园,实施城市建筑“第五立面”的绿化,持续增加城市三维绿量。
我市率先实行了园林绿化管养的企业承包、专业化管理,并实行公开招投标和末位淘汰制等改革,形成了一套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
我市还积极探索在园林绿化中使用清洁能源和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在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建成了亚洲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在梧桐山风景区、海山公园等绿地广泛推广应用太阳能路灯。建成了国内第一座树枝粉碎场,年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启动了城市绿化中水、雨水利用试点,利用非传统水资源建设了洪湖公园。
深圳充分利用立法权,先后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园林条例(修正)》、《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深圳市生态公益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我市先后开展了《深圳城市园林绿地类型的生态效益分析》等一大批课题的研究,我市还编制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园林绿化技术标准体系。2002年建成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2006年建成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深圳坚持以适度超前的原则,配套各类基础设施,保障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城市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供电可靠率99.950%;已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和商业建筑燃气化,设施完好率达100%,广东LNG(液化天然气)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标志着深圳进入天然气时代,全市能源结构更趋合理。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电话)212部,国际互联网用户276.20万户。全市市政道路长3335公里,桥梁533座,特区内道桥完好率为95%,特区外为86%;建成了以轨道交通(地铁)、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小汽车为补充,多层次的城市公交服务体系,现有常规公交线路366条,总运力8403台,线网密度约2.9公里/平方公里,中心区主干道车辆平均时速平峰期达39.4公里/小时。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63家,病床16824张,2005年全市平均病床使用率为79.9%,基本满足医疗保健需求。住宅小区发展完善,生活环境优良,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人居荣誉奖”。以“两城一都一基地”(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创意设计之都、动漫基地)为标志的特色文化建设已成规模,建成了深圳大剧院、音乐厅、图书馆、书城、关山月美术馆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建成各类体育场地5093个。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全市共有大鹏所城等18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民生态观念日益增强
我市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培养全社会的生态观念和家园意识。我市大力开展环境友好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形成了人人关注家园、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创建“园林式花园式达标小区(单位)”的活动,共有1971个小区和单位达标。我市所有的学校和幼儿园都开展了环境教育活动,深圳的少年儿童正置身于健康的生态怀抱中。
我市建立了良好的市民参与机制,对涉及环境和生态的重大问题,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听证条例》公开听证,所有重要的项目规划,包括公园的建设规划均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市民、企业积极参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2004年以来,社会各界向城市绿化和公园捐赠折合人民币3074万元。2006年,深圳市星河地产有限公司捐赠600万元,用于建设银湖郊野公园。
根据咨询公司调查,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7.3%。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对深圳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升了园林绿化的生态质量,优化了城市的人居环境,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形成了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正逐步向高品位的文化生态城市迈进。
本版撰文深圳商报记者黄明钢通讯员廖齐梅
本版摄影深圳商报记者张万极廖万育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