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张烨娟 通讯员 周统建 金陵晚报记者 李花金陵晚报报道在竹炭里“种”上微生物,放在臭水沟里,半年以后,臭气熏天的校园河就变成了校园一大景观。昨天上午,生物改性竹炭技术处理南京林业大学紫湖溪河道工程通过验收,发明这项技术的是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们。 由该校张齐生院士主持完成的“生物改性竹炭对城市河道污水处理示范项目”,几个月前通过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鉴定。据介绍,该项技术属国内外首创。
校园臭水沟清澈了
为了证实此项项目,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对校园内紫湖溪进行了试点,半年下来,“臭名远扬”的紫湖溪已经清澈见底。昨天,记者随同南林大的验收组对南林大校园紫湖溪进行了探访。紫湖溪全长1500米,宽6米至10米,平均水深0.5米,记者参观的是尾部,这里的水排放到玄武湖,水很清。张齐生院士带领大家从下游往上走,他指着河里的“竹炭床”说,这就是竹炭床治污系统,这条河上有10多个这样的治污系统,清澈的水都是这些“竹炭床”的功劳。越朝上游走反而越脏,张院士说,这说明竹炭治污系统起作用了,每一个“竹炭床”两边水质都有差别,一路上,记者看到了好多排污口。张院士告诉我们,以前整条河发出恶臭,宿舍楼的学生生活在臭空气中。现在处理后,水变清了,恶臭也随之不见了。
竹炭吃掉了河里污物
“水变清不仅是因为竹炭吸附了水里的污物,更重要的是竹炭里的微生物把污物‘吃’掉了。”张齐生院士介绍说。张齐生院士向记者介绍,每道坝都是由装满竹炭的金属筐堆成的,水就是从竹炭的缝隙里钻进再钻出。每经过一道坝,水都明显变清。据介绍,3道坝后的水源经过测定已经可以作为自来水的水源。“竹炭对污染物有很强的净化作用,因为它有着蜂窝一样的结构。”张齐生院士指着竹炭上的小孔讲解了这个项目的原理:“1克竹炭平铺开来,它的体表面积就有300—400平方米。但是仅靠吸附没有用,面积再大它也会饱和。所以,我们在竹炭里注入了微生物,让他们将污物‘吃’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仅水变清了,竹炭也能长时间发挥作用了。”
污染指数大面积下降
课题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程于2006年4月中旬开始施工,6月11日正式建成运行。半年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监测,发现各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均大幅度下降。据了解,一个污水处理厂场地一般都要5-7亩,占地面积大,配备设施多,一个县级的污水处理厂的造价一般都要在8000万-1亿元之间,而每年的维护费用更是高达800万-1000万元。“使用这一技术的费用是建污水处理厂费用的1/8到1/10,而维护费用每年不过一两万元。”张齐生院士说,放入河里的竹炭几年才需更换一次。不过这项技术并不太适合治理秦淮河、玄武湖等这样的大型河流湖泊,适合处理内河、小河。目前浙江、东北、成都等地已经决定运用此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