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李薇薇)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前不久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保证基层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新华社记者日前专访了当时为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课专家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树凯。
“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主要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赵树凯指出,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目前,中国农村已建立起64万多个村民委员会,中国城市已建立7万多个居民委员会。全国农村居民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80%以上的村庄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建立工会组织的公有制企业中一半以上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
赵树凯指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只有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只有激发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才能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从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要求和具体的基层工作实践来看,仍有不少问题亟须研究和解决。”赵树凯把这些问题归结成了以下5个方面:
--基层组织体系呈现新格局。“在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面临新问题。在城市,居委会和业委会关系面临新问题。”赵树凯指出,原来的一元化权力结构逐步分解,不同基层组织之间的互动方式在改变,组织之间关系不协调现象在增加,新的权力关系正在形成。
--基层政府改革面临新任务。赵树凯指出,现在基层政府在运行机制上还不适应民主发展,主要问题是自治组织被行政化。在日常工作中,基层政府仍然习惯于将自治组织作为政府内部机构来管理,给自治组织下达各种任务指标,自治组织自身的服务功能没有发育起来。
--制度化参与面临新问题。“这集中表现为制度化参与渠道不畅通,难以有效地吸纳群众参与。”
--在乡镇公共事务决策中,民主的决策程序和参与缺少制度化的硬规定,随意性强,民众对公共事务决策所能产生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基层政权的政务公开也缺少硬性指标,往往是小事公开、大事不公开,项目公开、细节不公开,因而在具体工作中,监督也难以执行,等等。
对此,赵树凯指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参与决定着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因此,发展基层民主,要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让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能健全民主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赵树凯指出,发展基层民主需要首先巩固现有成果,解决现有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加强制度适应性建设,使民主制度更公开、公正和高效。其次还要稳步扩大基层民主,在巩固完善现有民主制度的同时,将民主活动引向社会生活更多领域,特别是那些群众高度关注、发生利益冲突比较多的领域。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