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玉米面正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玉米已被列为谷类食物中的首位保健食品,被称为“黄金作物”。然而,上周,有消费者报料称,在流动商贩处买了玉米面馒头,吃后嘴唇居然变黄。消费者担心,这样的玉米面馒头食用能安全吗?
任小姐前几天嘴馋,在六里桥附近的流动小商贩那里买了几个玉米面馒头,没想到吃完了以后嘴唇竟然变成了黄色。 任小姐手里拿的玉米面馒头非常抢眼,金灿灿的颜色感觉过于刺激。尝一口发现这种玉米面馒头一点也没有玉米面的香味,而且食用后嘴唇和手都变成了黄色。剩下的玉米面馒头经过清水浸泡后居然掉色了。任小姐对此感到很无奈:都说人打粉底,怎么这玉米面也跟着赶时髦啊?更让任小姐担心的是,吃了这种玉米面馒头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呀。
在一家馒头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板介绍:其实用色素做的“玉米面馒头”很好识别。因为玉米面的黏性小、颗粒大,所以无论怎样都做不出色泽均匀黄澄澄的馒头,即使把少量的玉米面掺进小麦粉中,做出来的馒头也只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根本无法让其颜色均匀。制成熟食后,中间含有类似蜂窝状的空隙,口感酥散。从外表看,玉米面呈现土黄色,而非“色素”馒头那样的柠檬黄。
有关专家称,按照食品安全准则,食品中是不得掺杂任何化学合成添加剂的,吃着掉色的玉米面馒头多半是掺入了柠檬黄、橙黄等合成色素及香精。更有不法商贩在馒头里添加人工色素,这些经过“化妆”的玉米面馒头,常常使用过期的劣质面粉以次充好。
食用合成色素主要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目前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几乎全是水溶性色素。此外,在许可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中,还包括它们各自的色淀。色淀是由水溶性色素沉淀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通常为氧化铝)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
营养师称:柠檬黄是一种黄色的人工合成色素,食用后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引起肠胃过敏,还极有可能导致癌症。而且其中含有的毒素会长期潜伏,尤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极大危害。长期过量摄入过氧化苯甲酰,会严重损害肝脏并引发多种疾病,还会引起过敏症。国家严格规定,化学合成的色素均不能用于馒头和蛋糕上,即使在可以添加色素的金橘、橄榄、芒果干等食品中,也只能按照万分之一的比例添加。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如何吃得安全又放心呢?专家建议:首先,消除“好色”心理,慎吃离开食品原本颜色的主食,提防生产者因无知或利欲熏心在主食中添加合成色素,例如馒头、面条的原色为淡黄色或米白色,若遇上亮黄的面条、馒头,就要多留个心眼。其次,若怀疑食品中添加了色素,可将其泡于清水中,如清水被染色,便提示添加了合成色素。
专家介绍,粮食类食品包括谷(籼、粳、糯谷)、麦(大、小、荞、元麦)、杂粮(玉米、甘薯、高粱、小米),它们的营养侧重点不同,每个品种都吃,互为补充,有利于营养均衡。专家特别提醒:经烘烤、煎炸、膨化加工制成的各种酥脆香美的食品,如:烤馒头、炸薯条等,营养缺失较多,易产生有害健康的物质,同时较多地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品,建议少吃这些食品。(来源:北京娱乐信报;作者:侯娟)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