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几多含脑量?
BY 陆 勇
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周活动得到了本埠媒体的空前关注,但文章本身大多是泛泛之谈,罗列一些数据,关于创意产业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似乎没有进一步的描述,故而读者有理由对这样的新闻保持尊敬的距离。 从生活关联度上来考察,远不如多宝鱼、红心咸鸭蛋和食油涨价。
从理论上说,创意产业既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又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但从上海创意产业一路走来的成长史看,起点并不高。一开始,政府有关部门并不“主动”,大多由企业与艺术家联手操作,特别像较早起步的莫干山路,是濒临倒闭的企业自寻出路,歪打正着。因为艺术家一直处于“房客”的角色,交易地位跟外来务工人员相差无几。等创意产业这个概念被政府接手,主业趁机将房租翻几个倍,吃亏的自然就是艺术家了。
据统计,2004年上海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为493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5.8%,2005年为549亿元,占当年GDP的6%,今年有望达到两位数的增加。两年前,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只有八九个,影响力不大。但到目前,已挂牌的创意产业区已经达到75家,建筑面积为225万平方米。园区入驻的创意产业企业有2500家,相关从业人员有2万人,涉及美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老房子在这个产业勃兴之际都借政府与企业之手得到了保持,这当然是可喜的进步。
上海市的有关领导在年初就为上海的创意产业指了一条道:“10年亚洲之最,20年全球知名。”
目标是明确的,也是激动人心的,问题是创意产业的文化大环境还不够完善。我们可以看一个数据,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该城市全部工作人口总数的12%;在伦敦是14%;在东京更是高达15%。而上海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只有1%左右。创意产业的产值所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国外这些城市的创意产业为何能够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是知识产权向来得到全民的重视,二是产业链的形成有很好的基础,特别是人文基础。什么叫人文基础?就是消费者非常认可创意产业这个行业,特别尊重艺术家的劳动,愿意将钱投在有个性的创意产品上。而在上海商业化程度应该产很高的城市里,创意产品最容易受到的伤害就是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一个产品出来,大家一哄而上,转眼间假冒伪劣的产品铺天盖地。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艺术家工作室和画廊,纯粹的工业设计作品不多,能进入市场的产品更少,有些园区更像是展示厅和大卖场,相当部分从业人员扛不下去转手给下家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所以提升创意产业的含脑量,构筑创意产业链,尽快进入消费领域,形成规模,是上海创意产业亟待突破的瓶颈口。政府要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不必刻意将此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名片。我们担心的就是,一旦成了政绩工程,市场之手又要缩回去了,最终倒霉的就是还没来得及从创意产业上获利的一些穷困艺术家。 (责任编辑: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