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在唐代,渤海古国向大唐王朝进贡大米。后来历代沿袭,成为历朝皇室御用米。这就是于黑龙江省宁安境内生产的“嘎斯沟”米。
嘎斯沟是一块地处黑龙江省宁安境内、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西麓冲积腹地、拥有甘泉美称的牡丹江上游支流嘎斯河绵延浸润的天然沃土。 据推理考证,5000年前这里爆发的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形成了近300平方公里、大面积的裸露熔岩台地,后又经过数千年的风化、沉积,逐渐形成了厚度5厘米到30厘米、土质十分罕见、利用水稻生长的火山黑土耕层。
嘎斯沟的产粮区没有任何工业企业,最近距离的工业城市在其下游50多公里以外,长期以来这里始终保持着几乎原态的生长环境,区域内汇聚数十条天然山泉湖水,全部为自流灌溉,无任何污染。这里的水出自地下2000米的岩石断裂缝中,属深循环无污染矿泉水,其水质早在清代即被赞誉为:“清澄可鉴,甘润诗肠,凝冬不冻,千古流长……”经鉴定,这一地区的矿泉水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偏硅酸、重碳酸盐常量组分外,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硒、锶、锌、锂、钾、钠、钙、碘等多种微量元素,食用此水有助新陈代谢和身体健康。
全部为天然山野和自然村落的嘎斯河流域,水土有机质含量高,每年稻谷生长期近五个月,光照长达一千二百多个小时,植株光合作用充分。加之火山石板岩田孔洞具有吸热和储热的功能,这里植物的积温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由于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水稻营养吸收和沉淀充分,成熟度极高。诸多条件的珠联璧合,使嘎斯沟石板米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品质。这里也一度获得了“塞北江南”、“优质大米之乡”的赞誉。
据权威部门测试,嘎斯沟米中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中,嘎斯沟大米就含有6种。嘎斯沟大米中钙、铁、铜、钾、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其中每公斤大米钙含量是普通米的3—5倍。
无独有偶,位于同一纬度的日本、加拿大、西欧等国家和地区,也是重要的优质粮主产地,这一纬度被誉为北半球的黄金产粮带。
如今,嘎斯沟已经有了一个集合了十个村落之力的“嘎斯沟”绿色农业区,产品从大米扩展到了禽、肉、蛋、蔬菜、杂粮、山珍等六大类数十个品种,成立了宁古塔国际科贸(北京)有限公司,并同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相关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研发更加适宜东北气候、火山岩田生长的优质稻谷品种。
生态独特、绿色环保、远离工业,嘎斯沟米被誉为“米中黄金”。 来源:人民科技网 (责任编辑:rong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