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家之梦
作者:熊文君
我出生于教育世家,祖父教了8年私塾,38岁的叔父英年早逝,卒死在三尺讲台,家父是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我从小耳濡目染,继承了父辈们的衣钵,17岁从徐特立老先生创办的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服从组织的分配,到了县城的小学工作,开始了我教书育人的生涯。
教书匠的艰难蜕变
当时小县城缺乏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教师,所以一到那个学校,就在小镇掀起了波澜。108个孩子争先恐后地来到了这个小学的学前班,校长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没有分班。而这所学校与一所庙宇为邻,庙宇的大礼堂就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天堂。那些日子,一边是108个孩子的稚嫰的童声,一边是庙宇余音绕梁敲打的木鱼声。一个人要承担108个孩子全天的活动安排,语言、艺术、社会、科学等活动,经常是喉干咽苦,嗓子嘶哑,好在自己年青,不觉得累。在那段日子里,我就如同黑暗中摸索着的夜行人,没有人告诉我前进的方向,更不用说谁会成为你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1993年,我参加全县的幼儿教师基本功竞赛,技压群芳,夺得了冠军,于是被选调到县城的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工作。当时幼儿园只有小、中、大三个班级,幼儿园管理混乱。我上任后,首先就是带领全园教师重建幼儿园文化,让幼儿园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对孩子的营养膳食进行均衡配置,对幼儿园开设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我当时的思考是,我在幼儿师范学校所学的三学(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六法,一定要运用于实践,落实到每个孩子的成长中。同时,三年业余时间,我完成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三年后,我们迎接国家基础教育幼教司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检查,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临走时,康司长鼓励我,要思考农村幼儿教育不同于城区幼儿教育的模式,要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路径。一句话另我茅塞顿开,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不能仅仅是将视野锁定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被动地执行课程,要主动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要被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僵化了自己的思维,而是要向陈鹤琴先生一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因地制宜,去挖掘有利于孩子们成长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1996年,因为先生的缘故,我调回星城,从此结束了我从事幼儿教育的生涯,开始了我人生的又一个新的转折,我踏入了小学教育的大门。我被安排在区域的一所子校分离的小学,临湘江之滨,环境秀美。当时新接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学,心里还是有些惶恐,因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虽大同小异,但是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还是有所区别,特别是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最初,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希望他们能接纳我这个新教师,可是久了孩子们就亲密有余,常规养成不足,学校每周的流动红旗,我们班是最羞涩的。我初来乍到,就觉察到同事的异样眼光。所以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接下来,我凭借少先队大队部的队角,发挥它的激励与评价作用,将班级卫生之星、体育之星、纪律之星、文明之星、学习之星的相片张贴出来形成激励效应,同时与家长保持信息通畅,了解孩子的特长与爱好,利用每周班会提供孩子展示的平台,同时将突出的孩子推荐到大队部红领巾广播站,与哥哥姐姐主持节目。再与孩子们签定班级文明公约,鞭策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我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他们的带班经验。一个学期后,我们骄傲地站在了领奖台上。望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我将一个学期的实践形成文字《一年级新生班级管理策略》获得了市级一等奖,也就是这篇文章,将我从教育教学被动的执行者向教育教学研究者启蒙。
2000年,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同时被区教育局任命为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全面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开始思考一个教育教学管理者他的工作职能,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命脉,要引导社会形成积极的学生观与质量观,我的担子将十分沉重。于是,我叩开了区教研室主任的门,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请教:我如何做好一名教科室主任?我具体要做什么?我该如何做?以一种问题意识导向我的工作领域。一方面我谦虚向校长学习,向同事学习,听他们对以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另一方面我加快对教育教学管理的常态化实施的重新定位思考,开始研究我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我迫切地希望自己从纷繁的事务型管理者转向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者,形成新的职业生活方式。
2001年,一场深刻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变革掀起了神州大地上一场新教育风暴,它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以38个国家新课程实验区、83个校本教研基地为辐射,先破后立的策略,坚不可摧的意志,重建着学校的文化与教研文化,荡涤着教育工作者的心灵。也就是在这场深刻的文化变革中,我开始了人生新的飞跃,也使我完成了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蜕变过程,继而沉淀了做一名教育家的理想。
研究者的艰难跋涉新
课程伊始,作为国家新课程实验区的基地校,我主动思考,要在学校发展的远景上实现一条对于薄弱学校以标志性的课程研究为新课程实验的切入点,拖带促进新课程教材的验证、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的研究之路。于是,我们在评估社区资源与整合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个性成长的需求上,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上做文章,重点组织、研发与实施校本课程。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引领学校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接下来的日子,首先我们严肃国家新课程设置,开齐、开足课程,同时向网络、书籍、专业研究人员、课程专家请教,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将华东师范大学的崔永漷博士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博士请到校园给我们会诊,从研制《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与审议校本课程纲要,到考评校本课程教师以及进行专题的校本培训;从规范校本课程开发流程到实施、组织、评价与管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通过三年的艰难探索,学校无论是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还是研究成果上都日趋成熟,先后两次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校本课程经验交流会上做专题发言,《讲述我们自己的课程故事》在《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上发表,赢得了台湾、香港、兄弟实验区的高度评价,学校从名不见经传的薄弱学校逐步向名校迈进。2003年我参与编写的《体验新课程》丛书之《校本课程开发》由湖南省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1月,在组织的关怀下,我被选调入区教科中心,成为国家新课程实验区第一位专职教育评价教研员。从此迈开了我人生新的轨迹。我已经从一名教育教学实践一线的教师走向专职研究人员,离我的教育家的理想更近了。
教育评价研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哪有教育活动,就会有评价的存在。它以教育测量的事实判断为基础,而反馈的是一种价值判断,既要为实践一线的教师教育教学提供评价导向,又要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事实依据。我似乎再次陷入了困境。就在这个时候,区教科中心的李主任,引导我要以问题研究的意识来对待自己的研究工作,形成新的职业生活方式。同时要善于同伴互助,获取专业上的支持,要以研究共同体的组织形式来研究实施教育评价工作。接下来的日子,我在李主任的专业引领下,从研制区域新课程实验教育评价研究总方案起步,与学科教研员通力合作,在总方案的指引下分学科设立详尽、可操作的学科评价研究计划,对教育评价研究工作进行分阶段具体的规划,在半月教研工作要点中,分层、分步具体落实教育评价研究的内容。从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开始,深入进行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与发展性学校评价研究的探索。
2004年,新课程首届初中毕业生面临毕业,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这一重难点课题又摆在我面前。在国家教育部与省厅的政策支持下,在长沙市教育局的专业引领下,我参与、研制、撰写《长沙市开福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参加省市新中考工作的研究会,在夜以继日的方案修订过程中,经过了几十次的碰撞与研讨,最终修成正果,改变了传统的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构建了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特长鉴定的三维评价框架,在新中考研究与实践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此方案后刊载在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出版的《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上,在全国推广。2005年与2006年,我又全程参与、服务于长沙市新中考的研究工作,重点组织实施了长沙市初中毕业生2005、2006两届的综合素质评价插标工作。由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突破了课程改革评价研究的瓶颈,对长沙市乃至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整个中考中招工作的实践研究都有实质的意义。
从2004年到2006年三年间我代表省市教育部门接待全国各级教育代表团的专访60余次,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专题交流100余次,先后在浙江等地以及省市内兄弟实验区作培训20余次。受到省市兄弟实验区同行与专家的高度好评。2004年4月我主编的《新课程 新中考》一书,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从2001年到2006年,这艰难的六年研究与反思的历程,使我从一个普通的教师站到了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前沿阵地,完成了一位实践者到专业研究者、服务者与管理者的角色的转变与跨越。我要感谢在研究道路上一直搀扶与关爱我的导师、同事和一线的教师,是他们教会了我成长。
教育家的成就之梦
回首17年前,我从基础教育最底层的幼儿教育起步,奔走于小学教育,跋涉于中学教育,这中间的艰辛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我无怨无悔。今天,当我扎根于教师的课堂,探索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时候;当我站立于讲坛前,侃侃而谈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时候;当我跻身于课程专家的梯队,畅谈我对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成果的时候,我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研员的历史使命,我明白我必须向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扎根于实践的沃土,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校本教研为平台,在研究中成长,在反思中积淀,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成果深入推进。也只有这样,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生命才有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我做一名教育家的梦!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