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形式很新颖,很独特。这里面有几位教授在江南时报发表的文章我都读过,观点犀利,角度独特,很受启发。希望能多提供一些机会让我们和民意顾问一起交流。”昨天中午,家在鼓楼区渊声巷的赵晨给本报打来电话,对本报“民意顾问团”表示肯定。
昨日,本报首批“民意顾问团”成员集体“亮相”,并共话民意。这些专家学者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教授和社科院专家等,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民意顾问见报后,不少读者纷纷打来电话,发来邮件,对这一形式发表了看法。
南京大学法律系的一名二年级女研究生说:“我们这几天正在举行法制宣传,那天(12月4日,编者注)正好在江南时报看到著名法学专家刘小冰教授的文章《我们应当怎样迎接“宪法日”》,活动会场的几位同学都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不错,无民意,则无合法之法,真正让民意在法律中特意体现,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雨花台区的一位公务员署名“zjj00”发来邮件称:“我记得8月份易中天最火的时候,贵报曾发表文章《南大教授再贬易中天、章子怡、超女》。对当下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剖析。之所以印象深,是我的儿子比较喜欢易中天,比较喜欢超女,我个人对易中天的讲课形式比较认可,就是与他的价值观不太一致。当时我还拿着报纸给儿子讲,后来儿子对这种文化偶像的热度才降了下来。”
这位网友也表示:“表达民意,不能老是看身份,好像只有老百姓讲的才是民意,其实不然。老百姓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他们有些看得比较窄,需要引导。我认为民意顾问团的好处就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