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柏林、伦敦、上海:创意产业一个灵魂
“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创意产业出口国”
沈柬贝
桑托斯:创意产业有时两倍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才开始,已经有了转向:从传统制作手工艺到数码动漫技术为主的转向
哈萨尼:做产业政策要区分文化部分和产业信息部分,哪部分要继续补贴,考虑小的专业化实体是否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不能说没有规划没有前景也要求政府继续补贴
卡尔东:创意产业不同于石油类的能源产业,石油是会越用越少,但是创意是会越用越多的
瑞吉比:创意产业现在是伦敦的第二大产业。 伦敦公共政策分为两部分,支持文化和支持搞创意的,支持前者的没有补贴,而后者可以获取一部分资金发展
迪玛:创意柏林是由16家柏林的设计公司和人士主办的一个活动,为的就是让设计公司、销售公司以及设计机构进行资源整合
波尔斯:这些大财团非常了解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对他们而言,华尔街的增长并不见得是最快的,尤其近两年有些停滞。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精明的商人愿意把钱投资到这里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推动、扶持。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主任汪泓说,发展创意产业也是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来自上海市经委的材料显示,上海创意产业2004年产业增加值为493.1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5.8%,2005年为549.4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0%,并预计2006年总量将超过650亿元。“创意经济之父”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曾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当前正每天创造着高达220亿美元的产值,并正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增长速度更快,例如,美国达到14%,英国为12%。而来自联合国的官员称: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创意产业出口国。
11月28日,为期一周的国际城市创意产业论坛落下帷幕。
究竟创意产业对经济起着如何的推动作用?该如何加以政策配合?中国创意产业如何从新起点上再次出发?就这些问题,论坛期间,《第一财经日报》对与会的联合国官员以及伦敦、柏林、纽约这三大创意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对话。
1 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角色
《第一财经日报》:类似纽约等创意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的模式,往往能获得很多财团的资金支持吧?
波尔斯:是的,在纽约我们获得许多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基金财团帮助,比如洛克菲勒基金会、摩根大通银行基金会、德意志银行基金会,这对于纽约创意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大财团非常了解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对他们而言,华尔街的增长并不见得是最快的,尤其近两年有些停滞,但是他们敏锐地发现创意产业发展倒是特别快,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精明的商人愿意把钱投资到这里来。
桑托斯:现在创意产业其实也是在一个十字路口,这个交叉点就是服务行业和工业的交点,从增长方面来讲,创意产业有时候是两倍于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于服务行业来说有时候甚至是4倍的速度。有意思的是,虽然创意产业才开始发展,但是也已经有了转向的问题,从传统制作手工艺到现在的数码动漫技术为主的转向。创意产业要让政府对他们进行支持,才能让生活更加多彩,才能充分不受地域限制。
毕竟创意这个东西不是一个文化部门可以单独实施的,政府应该扮演一个发展战略制定者的角色,需要策略层面和公共政策相互结合,只有政府的劳动部、文化部以及信息产业部协同努力才能发挥作用,制定策略,允许各种创意在政府的平台下汇聚并得到效果。
瑞吉比:伦敦创意产业现在每年大约会带来8%的总增加值,超过130亿英镑的出口收入,它是伦敦的第二大产业。伦敦公共政策分为两部分,支持文化活动和支持创意产业,支持前者的没有补贴,而后者是可以获取一部分资金发展的。
除了纽约、洛杉矶,第三影视基地就是在伦敦了。并不是说伦敦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而是说伦敦有一个支持的政策,让人可以在全球化发展的形式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位置,找到发挥自己技能的场地。伦敦经济发展署和世界上的一些重要组织,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工作,通过他们的努力希望能够将重要的产业结合在一起。
哈萨尼:如何制定政策非常重要,整个行业的增长是注重于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又是一些非常专业化的实体,是今后经济增长的基石。在做产业政策的时候要区分文化部分和产业信息部分,哪部分要继续补贴,考虑小的专业化实体是否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他们对未来是否有自己的规划,不能说他们没有规划没有前景也要求政府继续进行补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一开始就获得足够的经济资源和支持,这是一个动力。我们还需要将专业人士与其他所有的私营企业结合在一起,包括所有的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以及政府和政策制订者,将所有这些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在我们的创意城市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小型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在创意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政府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思考一下,如何将企业的资金、资本和创意经济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桑托斯:对于政府来说,把相关的投资、融资、企业进行很好的优化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支持创意产业,才能使创意产业发挥出更强大的竞争力。每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政府最主要行为其实并不是如何加大财政支持,而是制定吸引别人来投资的政策,如何到这个城市投资最具创造力的产业。
波尔斯:事实上,纽约市政府也没有对该产业进行太大的财政支持,但是纽约的经验确实值得学习。纽约文化事务局为创意产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每年大概有1.31亿美元的专门预算,并且在未来有8.03亿美元的预算投入到艺术发展,这些都是有专门负责人来运营的。
不过,在政策的制订上有很大的战略性帮助。比如,在税收上就对纽约的媒体公司和时尚设计公司给了一些优惠,为了让他们留在这里而不是搬到其他地区去。另外,我们可以为创意人群提供非常好的工作场所。
迪玛:现在,柏林市政府每个月会主办一次圆桌会谈,相关的设计人员、企业家、政府官员人士都会参加,对创意产业和经济促进方面进行讨论。创意柏林其实是有16家柏林的设计公司和人士主办的一个活动,为的就是让设计公司、销售公司以及设计机构进行资源整合。
2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一财经日报》:创意产业日益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家似乎都在热衷于进入“创意经济”时代。但有一项调查却显示,有80%的调查对象其实对“创意经济”的概念并不清楚,那么,究竟什么是创意产业、创意经济?
桑托斯:各个国家的定义各不相同,有的国家侧重人文,有的国家偏向技术方面。就我所在的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署而言,他们给出的创意产业就是指这些新兴的产业,包括了正在变化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并同时包括科学技术以及旅游等内容。
同时,创意产业又在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一系列具备知识含量基础的发展活动并全方位贯穿经济。
更重要的一点是,它的社会包容性很强。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绝大多数国家并不必然地把艺术设计认可为一种生产力,而事实上,这是有很大作用的,只是很多时候被人们忽视,而不被作为经济的组成部分。
波尔斯:纽约没有创意产业也就不成为纽约。很多人概念里的纽约是华尔街,事实上,整个使得纽约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它的电影、出版或者平面设计。这些为纽约产生了很强的动力。在纽约市,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其实是创意产业。而且在整个纽约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意产业贡献率越来越大,现在纽约大概有12000多家公司或者说非营利机构都是和创意产业有关的,在这个城市当中有5.7%的公司都是和创意产业有关。
迪玛:自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以来,柏林的创意经济一直发展迅速。柏林现在的失业率是16.5%,柏林的债务高达638亿欧元,而GDP仅为496亿欧元。但是,在柏林,创意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柏林创意行业约摸有18600家公司,年销售额达到86亿欧元,并在过去6年里一直保持了11%以上的增长率,去年达到15%。这个数字于亚洲迅速发展的国家而言可能并不显著,但是想想在柏林整个经济形势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创意产业能保持这样的增长就是相当不错的了。
《第一财经日报》:创意产业带来的发展已显而易见,但现在很多地方一窝蜂地搞创意园区,会不会物极必反呢?
卡尔东:创意产业不同于石油类的能源产业,石油是会越用越少,但是创意是会越用越多的。所以,创意也不是说只有发达国家或者发达地区有,发展中国家就没有的东西。
桑托斯:创意产业现在的确在发达国家运作得比较成功,确实也有可能会拉大贫富之间的差距,但更可能的情况是缩小。创意产业的概念其实也是一个选择,但并非唯一的选择。
每个国家可以选择其自身的强项来进行发展。通过这种概念灌输,逐渐把各种主意、想法介绍给落后国家或地区,并帮助他们作出合适的选择进行发展,就很有可能会缩小贫富差距。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署创意产业项目现在也把越来越多的项目重点放在了发展中国家。
迪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有一个文化多样性的联盟,包括他们将柏林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就是希望将世界各地的城市能够联系起来,通过创意城市的联系能够更好的发展经济,利用这样一种联盟作为主要的平台,来使发展中国家分享他们的经验,从而增强国际市场上的差异化。这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国际声誉,也让所有居住在这里的创意人员感到非常的光荣。
哈萨尼:在每一个产业发展中都需要建立模式,这是为了让有不同需要的人在这个框架中得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能力,和满足他们的要求。
我们的项目要做的就是,做一个创意的温床来产生更多的创新,这不仅仅是跟金钱和经济有关的工作,我们希望在不同框架中的合作,通过他们的活动将创意经济和创意精神集中,会发现很多新的思想出现,让创新精神为创意经济服务。
3 创意产业的创新
《第一财经日报》:传统产业的创新与创意产业的创新有什么区别吗?
卡尔东:对我而言,创意产业的更新主要是观念上的更新,虽然要借助一些技术方面的更新,比如数码技术的支持,但创意产业更多的是讲究一种新鲜,而不是唯一技术方面的更新升级。
哈萨尼:这个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比如,马桶刷可以大批量生产,但下一代马桶刷要如何生产,需要设计者加入更多的附加值才能被人们更好地接受,所以创意产业的发展要跟传统产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交互前进,并不一定就是加入很多新奇的东西就可以。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国内现在也在搞很多创意设计,但是不少创意展示厅里都人丁稀少,各位如何看待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潜力如何?
桑托斯:我不得不提到一个事实,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创意产业出口的国家,在创意输出方面仅次于英国和美国。2002年中国创意产品出口的金额是52亿美元,两年后的2004年就达到106亿美元,这些数字可能代表不了太多,但是足以看出两年之内增长所表现出来的动力和今后增长的潜力。
波尔斯:中国的潜力是相当大。很显著的一个事实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需求出现,例如对音乐、图画等,包括住房,他们需要更高级的特定设计师去建造去设计,这是创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需求的自然增加,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而不是猜测。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