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认为“自身定位过高”是病因,建议摆正心态从头再来
1年之内换了10家单位,大学毕业后,今年24岁的贺平(化名)背上了“工资月收入不上千就很丢人”的心理阴影,日前,他向心理干预热线倾诉了自己的压力。
贺平出身在忠县农村,去年从新疆某大学中文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经过一番努力,贺平在重庆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推销方便面。但由于天生内向,一和陌生人说话就脸红,声音小得很难听到。结果,一个半月下来,业绩欠佳几无提成,500元底薪支付房租费、伙食费和交通费都捉襟见肘。
贺平选择了辞职,然后在一连锁快餐店送外卖,这里工资只有400元,但快餐店包伙食让他减少了一笔伙食费。然而,就在他准备卧薪尝胆时,却遭遇了一次尴尬事:有次送外卖时,发现订餐客户竟是他的中学同学,同学看到他也感到很惊讶,随后便说了一句让他“永远抬不起头”的话:“当服务员嗦?怪不得同学会你总是不来!”
听到这句话,强烈的自卑感让他恨不得立马钻进地缝——他马上从快餐店辞职,此后再找工作时,同学的嘲讽仍不时回荡在他的脑海,对找到的工作总是觉得“工资低”、“不体面”,于是工作便如同走马灯一般换个不停。毕业一年半,他一共先后换了10份工作,干过促销员、餐厅服务员、库管员、秘书、广告人、清洁工等职业,一份工作时间最长的干不过一个半月,最短的仅仅4天。
贺平告诉心理治疗师,他在中学时是学习委员,老师常在班里说,要向班干部看齐,才有出息……但毕业时他就遭到了危机:考公务员,他英语水平不过关,考文秘因实力不济落选,一些同意进人的单位,他又看不起对方600元—800元的工资。如今他坚持留在主城“发展”,却在找工作上“屡战屡败”。他问治疗师:“什么职业最适合我?我还能不能再找到工作?难道我真的‘高不成低不就’?”专家支招
心理治疗师称,从贺平倾诉的经历来看,最直接的“心结”在于其送餐时,受到了老同学的奚落,而贺本人的潜意识里也认为这样的工种地位低、瞧不起,与他中学时的优秀以及老师的期望值不相配,前后的落差对比让本就内向的贺平承受不了挫折。
另一个潜在的危机则在于贺对自身的定位和对社会就业大环境认识的不准确:贺本身的综合素质并不太优秀,没有过多的“炫耀资本”,却高估自身,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应届求职期,为生活所迫仓促择业埋下隐患;频繁跳槽又急于证明自己,挽回失去的损失,但抗挫折能力欠缺反而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师建议,贺不妨忘掉从前,摆正心态,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寻找新工作看成一次机遇,从头再来,相信努力总会迎来回报。“有一份稳当的工作总比失业强。”记者朱昕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