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汤新颖通讯员廖克强、崔捷、韦志军)黄埔海关昨日向外界披露说,10月29日,该关在快件渠道成功查获1起利用快件邮寄方式走私毒品案件,查获5000粒主要成分为尼美西泮的“Erimin5”药品。 这是该关历史上第一次在快件渠道查获走私毒品案件,而从发现毒品到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仅仅用了8个小时的时间。10月29日凌晨1时15分,东莞海关驻常平办事处快件监管中心在对一辆粤澳直通车所载部分进关快件进行例行查验时,突然发现一票从中国台湾邮寄的快件未向海关申报。打开箱子后,出现在关员面前的是一板板淡橘黄色的药丸和一些装有药丸的塑料包装袋,每个药丸上都印有“Erimin5”字样,经清点,共有5000粒这样的药丸,毛重1.5公斤。查验关员立即上报。闻讯后,监管中心马上将货物、车辆暂扣,同时将可疑情况通知缉私局。
凌晨1时30分,黄埔海关缉私警察火速赶到现场,立即对查获药丸实施抽检。经初步鉴定,该药丸主要成分是尼美西泮(又名硝甲西泮),英文名Nimetazepam,归类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国食药监安[2005]481号文)中精神药品的第二类第111项。缉私民警立即控制现场的人、车、物,封锁消息。黄埔海关缉私局立即成立“10·29”走私进口毒品案侦办组,连夜展开案件侦办工作。凌晨2时20分,侦办人员证实“Erimin5”属于“新型毒品”,俗称“红五”。侦办组民警立即快速集结,并迅速做好武器警械和法律手续等各项准备工作。
接货人屋内查获大麻、K粉
凌晨3时,在综合分析该快件包裹的配送情况后,装有藏毒快件的运输车在海关缉私警察的“护送”下,直奔快件收货地——深圳。
6时30分,跟随运输车辆到达深圳布吉后,侦办组立即组织警力对负责分运该区域快件的投递员进行控制。8时50分,伏击民警将犯罪嫌疑人谢某抓获。同时,内装5000粒“Erimin5”的走私快件被当场查获。随后,海关缉私民警还从其居室内查获少量大麻、“K粉”、“马古”等毒品。经深入侦查取证,查明犯罪嫌疑人谢某为中国台湾人,他积极伙同他人密谋走私,由同伙将该批5000粒“Erimin5”药品从中国台湾快递进境,并以他人名义作为收货人掩人耳目,涉嫌走私毒品罪。经最终毒品鉴定,这批通过快件渠道走私的“Erimin5”净重938.5克,其成分确认为尼美西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