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代珠江景观。 资料图片
十三行路如今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路。
本专题撰文:钟 葵
古迹堪舆⑿
十三行,是一个闻名中外的贸易古迹。
在有清一代,十三行一直是中国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外贸口岸。它“兴于康熙,盛于乾隆,衰于嘉庆,败于道光”。兴盛时万商云集,钱庄林立;衰败时商行纷纷倒闭,最后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十三行的兴衰,自始至终时间跨度达170余年,正好处在堪舆学划分的一个180年的“大运”之内。其兴盛阶段处于1684年至1773年“大运”的“上元”时期,其衰败阶段处于1774年至1863年“大运”的“下元”时期。为何十三行的经济旺于“上元”而衰于“下元”,我们不妨对十三行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面对白鹅潭“三岔水”
十三行在哪里?现代历史地理学者普遍认为,清代十三行是在现在的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南至珠江岸边,北至十三行路的一片地区。这片地区是典型的“得水”之地,在清代它的正南面是江面开阔的珠江;西南方是“三岔水”(两水汇合处)白鹅潭;东南“水口”是西濠与珠江的交汇处。古人认为,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就是面对“三岔水”。十三行所处的地理位置前面有两处“三岔水”,所以自秦汉以来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港口之一。
不过,在清代以前,广州的对外贸易虽然频繁,但贸易规模有限。一直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放开海禁,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个口岸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人直接进行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才开始走上快车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广东巡抚李士桢颁布关于建立洋行制度的公告,鼓励本地商人“承充洋货商”,经营进出口贸易,从此,就出现了“十三行”的行业。现在的文化公园一带是清初洋行的集中地,被人们称为“十三行”。
为何十三行于清康熙年间兴起呢?堪舆学认为,“富贵贫贱在水神,水是山家血脉精”,“水口”在南、西南、东南等的地理环境,在“上元”时期有利于发展经济,“水口”在北、西北、东北等的地理环境,在“下元”时期有利于发展经济。十三行的水口在南、西南、东南三个方位,所以十三行在“上元”发展迅速。
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期
十三行的兴起,处于“上元”的“一运”(1684年至1701年)时期,此时南方有水经过称为“金龙动”。十三行南面就是珠江,这条水不是一般的“小水”,而是大江大河的干流,所以这条“金龙”一动,十三行的经济规模也非同一般,在清朝外贸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上元”的“四运”(1750年至1773年)期,十三行的发展最快,此时正在清乾隆年间。“四运”的“金龙水口”在东南巽方。古人认为,巽水如果“得运”,其效应十分明显,古人形容为“巽水一勺,可以救贫”,做生意则“利市三倍”。十三行在巽方水口“旺气”的催动下,洋行制度迅速发展,外商云集,十三行呈现一派蓬勃兴盛的繁荣景象。出现了潘、卢、伍、叶四大富商家族。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关闭了福建、江苏、浙江三处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十三行的发展进入鼎盛期,洋行数多达几十家。由于外国商人太多,还建起了十三间“夷馆”租赁给外国人居住。
公元1774年开始进入“下元”,正所谓“花无百日红”,自清嘉庆以后,风光了几十年的十三行开始走下坡路。此时十三行前面的水口“旺气”已过,由于清政府的横征暴敛和市场“不景气”,洋行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据记载,1810年发生了福隆行邓氏欠饷潜逃一案,1813年有七家洋行负债累累,十三行开始呈现败象。
到了“下元”的“八、九运”(1816年至1863年)期间,十三行迅速走向没落乃至衰亡。此时期十三行前的水口“衰死之气”临袭,堪舆书云:“不问坐山与来水,但逢死气皆无取。”古人认为,凡失运之水,其水光映照处,有可能犯火灾。道光二年(1822年),一场大火几乎把整个十三行毁掉。《粤小记》称:“道光壬午九月十八日,会城(广州城)西关火,毁民舍万七千六百余间。”汪鼎雨《韭盦笔记》称:大火“烧粤省十三行七昼夜,洋银溶入水沟,长至一二里。火息结成条,牢不可破。”可见十三行经此大火损失甚巨,虽然“数月而复之”,但元气大伤,再难振作起来。
咸丰六年再次发生火灾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撤裁十三行互市总散各商”,十三行独揽对外贸易的历史宣告结束。咸丰六年(1856年),广州人民抵抗英军侵略,于12月14日,“出城烧十三行,毁英、美、法商馆”,十三行在这场大火中彻底化为灰烬。
应当指出的是,十三行的兴衰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地理因素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