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人员正在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人禽流感核酸提取试验。
1995年,广州率先使用飞机灭蚊。
今天,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将迎来自己的5岁生日。在过去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历经SARS、人禽流感、登革热疫情的肆虐,广州市CDC一直走在防病抗病的最前沿。
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广州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了约40%,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下降约60%,人炭疽、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等病例为零,其他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大幅下降。这组数字的背后,凝聚着广州市CDC330名工作人员的心血。
文/记者雷坤 通讯员王娟 王子恒 摄
SARS期间首创以户为单位进行隔离
防治SARS:
除夕赶到火葬场指导防护
“哪里有疫情,我们就在哪里。”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刘于飞告诉记者,2003年SARS暴发的四个月间,他一共只休息了3天,而“广东省进行的5例病理解剖,我们参与了4例”。
刘于飞说,解剖第一个死亡病例是在那年的除夕夜,解剖完毕,医生们都撤走了,只剩下CDC的3名工作人员处理尸体。将尸体消毒装袋完毕,他们押送尸体到了火葬场,指导殡葬工做好防护。“一开始他们都不知道要穿防护衣,看到我们全副武装,才知道出了大事。”
SARS刚开始时,大量病人住在普通病房。CDC经过调查,迅速提出一套防止院内感染的办法,如在病房加装排气扇、把SARS病人集中收治到一起、在指定医院收治病人等。此外,CDC采取了不停课、不停市和主动搜索肺炎病例、及时发现疫情等措施,首创以户为单位进行疑似病例的居家隔离观察模式,有效地管理传染源,为全国乃至全球SARS控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对付登革热:
“人诱法”测毒蚊密度
广州CDC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深入疫点,调查致病的危险因素,尽快拿出最有效的防治办法。
“登革热发生的时候,为了准确测出疫点白纹伊蚊的密度,我们会挽起裤腿,吸引蚊子来叮。”消杀科科长胡志刚说,他们试过用老鼠、诱蚊器当诱饵,可效果都不如“人诱法”好。最辛苦的一次,是中山八路一个工地发生疫情,工作人员沿着脚手架爬下负三层清除积水,进行蚊虫消毒灭杀,并成功监测到白纹伊蚊的密度。
处理食物中毒:从几千种致病菌中揪出“真凶”
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广州共发生51起食物中毒,中毒人数达1298人,其中较重大的有4起。每次事件发生后,长则一周,短则当天,市民都能迅速了解到中毒原因,这背后都凝聚着CDC工作人员辛勤的劳动。
很多食物中毒都会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但从理论上来说,有几千种病菌可导致这种症状。食品卫生监测科科长何洁仪说,每次事故,他们都会没日没夜地在现场工作,每一个数据、每一个个案都可能影响到对事件的整体判断。“只有现场收集足够多的资料,作出的判断才越接近事实,才能把导致中毒的因素圈定在一个更小的范围内,实验室检测也才能更迅速、更准确。”目前,全市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已初步建立,监测网络覆盖全市12个区、县级市。
建系统将监测触角延伸至学校药店
从今年开始,广州市疾控中心开始着手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预计3年后完全建成。该系统拟分三个阶段建设实施,第一阶段是建设传染病网络监测系统和虫媒监测;第二阶段建设公共卫生网络监测系统,把全市水源、放射源以及食品卫生等都纳入监测范围;第三阶段建设预警系统。
目前,第一阶段的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全市已形成了一套完善、无缝衔接的传染病监测体系,流感监测、登革热监测、人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登革热监测模块”、“流感监测模块”开发及试运行基本完成,并收到成效。
记者了解到,预警系统建成之后,监测触角将通过市疾控、各级区疾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层延伸至学校和药店。届时疾控部门可通过学校校医每天监控各校学生缺课情况,如同一段时间在相邻地区发现有学生因为同一原因导致请假休息,市疾控部门将介入调查,寻找是否有疫病流行的蛛丝马迹,及早采取防控措施,不给病毒以可乘之机。该中心科教信息科副科长甘建哲表示,届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系统分析,不必等到暴发,就可提早判断其发展态势,抢在疫病的前面,让病毒无处遁形,真正从“抗病”走向“防病”。
广州市疾控中心大事记
1953年,广州市卫生防疫站成立;
上世纪50年代,在广州市先后消灭天花,基本消灭黑热病、回归热,基本控制人间鼠疫;
上世纪80年代,消灭血吸虫病;
上世纪90年代,消灭了丝虫病,使人间布鲁氏菌病达到国家稳定控制标准;
2001年12月,在广州市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3年1~5月,抗击非典取得成功。
2004年12月,中心主任王鸣等人参加中国卫生救援队广东分队,前往泰国海啸灾区参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005年6月,增城、从化遭受洪灾,中心派出防疫队赴增城、从化受灾现场指导灾区防疫工作,并紧急调拨救灾药械。
2005年12月下旬,广东省北江上游段发生镉污染事件,市疾控中心对流经我市的北江流域水质进行24小时全程动态监测。
2006年3月,市疾控中心处置广州市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2006年8月中旬起,广州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中心督导各区登革热防控工作,并联合区、县疾控中心及街道开展消杀、宣传等工作,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