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但在澄迈县金江镇夏富村委会封克与排坡两村之间,却有10亩多地长期处于弃荒状态。这块地并非不肥沃,而是没人敢种,封克人种上了,排坡人拔;排坡人种上了,封克人拔。久而久之,这块地逐渐荒芜。
但是,今年7月中旬,这块有着70多年纷争历史的“是非地”终于种上了树苗,而曾经关系冷漠甚至大动干戈的两村村民如今也开始主动和对方打招呼。“要不是县农村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队下乡主动调解,这几十年的土地纠纷恐怕要延续到子子孙孙,两村世代难得安宁。”排坡村村民王元民感慨地说。
抽调376人蹲点半年
澄迈是我省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发生较多的市县之一,据统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截至2005年6月30日,全县共清理、排查出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案件528宗,涉及土地面积118645亩,其中大部分为村与村、村与农场或林场之间的集体土地纠纷,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今年7月3日,澄迈县从县直单位和各镇、工作站、华侨农场抽调376人,成立农村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队,分成14组到各镇蹲点,开展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
工作队员下乡后,县委书记张作荣、县长杨思涛多次到各镇看望工作队员和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这是建国以来我县最大的一支工作队,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就是要真正解决土地纠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要求工作队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开、回得来。”张作荣表示。
最大纠纷案终获调解
澄迈华侨农场与金江镇钟寨居委会北插农场的争议地达2270亩,历经42年,是该县面积最大的一宗土地纠纷。虽然省高院2001年已经判决该地给钟寨,但仍有400多亩土地未被收回,双方纠纷不断。
工作队刚到这里就遇到了“下马威”,当时钟寨100多名村民手持镰刀、肩扛锄头,出动4辆东风车,准备到北插农场清苗要地,双方的械斗一触即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川信等立即赶赴现场,并和当地干部一起进行劝解。在得到尽快解决的承诺后,钟寨的村民终于平静下来,同意协商。工作队马上行动,找钉子户做工作。农场还给难侨和农场职工补偿了部分青苗费。
7月26日,华侨农场和钟寨居委会签订了《土地纠纷处理协议书》,农场退出来的土地如今已被钟寨村民种上了香蕉,该县最大的一块“硬骨头”终于啃了下来。
金江镇排坡村村民王元民原先怀疑工作队只是下乡走过场,也担心不会公平处理,但他们在路上、树下、喝茶时一遇到村里人,就像拉家常一样进行宣传、调解,感觉很随和。在群众的支持下,封克与排坡两村互相让步,争了70多年的土地终于圆满解决,两村关系也变得融洽。
金江镇木棉村委会美墩村与加乐镇长岭村委会效古村有599亩的林地纠纷,工作队下乡后,木棉村党支部书记王秀山主动找邻村协商,最终圆满解决纠纷。
截至12月1日,澄迈在编253宗土地纠纷已完成113宗,面积约11625亩。此外,还化解未在编土地纠纷39宗,面积3209.3亩。许多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地渐渐成为祥和的生产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