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唐僧师徒四人飘洋过海来到东瀛国,不知道是不是不习惯岛国气候,女儿国国王一心想以身相许的唐僧哥哥竟然摇身一变,变成了比她还妩媚的女子!——日本当下正在拍摄中的电影版《西游记》因其某些剧情和人物设计偏离原著,在中国网络上引发了激烈争辩。
对中国四大名著情有独钟的日本人究竟是以怎样的视角和动机来理解和阐释?对于中华文化遭遇特殊的“日式料理”,是高举“凡日必反”的大棒杀之,还是应该在热议之后进行冷思考,为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焕发生机和活力“寻求真经”?《西游记》成了“唐僧肉”
日本版的唐僧就比美国版的、或香港版的唐僧更“疯狂”,更具有“颠覆”意义吗?
日前,一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中国网民们的极大关注和激烈争辩:由日本某公司投资的电影《西游记之大战金角银角》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将辗转于横店、宁夏、湖南、甘肃、安徽、广西和内蒙古等地取景拍摄。在某门户网站专门设计的“你对日本来华拍摄《西游记》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显示,投反对票的网友高达82%,理由是“《西游记》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不允许恶搞。”
想当初吴承恩写这部神话小说时,也绝料想不到在数百年后,《西游记》真的成了现代人眼中的一块“唐僧肉”。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也反复地被改编成多个版本的电影、电视、动漫画图书,被发掘出妙招百出的“生财之道”。而在日版《西游记》里,吸引日本观众的一大“卖点”、却也是在中国网民中最具争议性的“焦点”,则是由女演员反串唐僧一角,灵气逼人的深津绘里剃光头,披上雪白僧侣服,说她是菩萨似乎还更有说服力一些。日版《西游记》角色造型(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网络激辩
在某门户网站调查中,对于能否接受《西游记之大战金角银角》来华拍摄的辩论,分成了壁垒分明的两派。
有的人说:“坚决不能!《西游记》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不允许恶搞!这部电影严重偏离原著,歪曲恶搞人物形象,太过分了!我们不能纵容别人恶搞民族文化经典!”
有的则说:“能!任何人、任何民族都可以对世界包括各国经典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就像莎翁戏剧被模仿改造一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要事事都上升到民族情绪!”
另一个著名网站的社区讨论版块里,日版《西游记》也成了一大热门的辩论话题。
正方说:“支持日版《西游记》来华拍摄!这等于帮助我们传播中国文化,说明我们的名著不只中国人喜欢。中国人应该有这个意识,也应该有这个肚量。经典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不能只用一个尺度。”
而反方也义正词严地说:“这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践踏,也损害了原著形象,国家应该给于限制,同时也是给我们国家的原创文化强有力的支持。”“中国要赶紧立法保护名著。名著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历史遗产,是我们的无价财富,《西游记》已经被国外抢注为游戏商标了。我们还不赶快行动起来吗?”
网友“丹珠雅灶”说,“日本版电影《西游记》严重破坏原著主题,有些情节甚至伤害中国人的感情,例如孙悟空穿上‘迷你裙’,被描述为‘神经质超人’。”另一位网友表示,“中国人恶搞《西游记》的危害程度尚不足为虑,起码谁也不会认为唐僧是女的。但日本糟蹋中国古典名著,还要去法国电影节露脸,这怎么行呢?!”
这一热门话题的讨论也引发了一些著名文艺界人士的关注,例如在中国饰演孙悟空闻名的演员六小龄童也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唐僧也疯狂
今年初日本富士电视台播映的日剧《西游记》创下平均收视率22.8%、最高收视率29.2%的骄人战绩后,该电视台随即准备由原班人马开拍电影版《西游记之大战金角银角》,而且剧情内容、剧中人物性格等都大致类似,讲述唐僧师徒跋山涉水到达平顶山附近的一个小国,发现当地深受妖怪金角银角之害,而他们就解救百姓的故事。
唐三藏由日本著名女星深津绘理反串,而饰演孙悟空的则是日本当红偶像团体SMAP的成员香取慎吾。此外,猪八戒与沙僧则分别由而因出演《电车男》成名的伊藤淳史以及41岁的内村光良出演。香取慎吾饰演孙悟空(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日版《西游记》中有不少“颠覆性”的内容:孙悟空的“美猴王时代”被删除,而且不乘筋斗云来去,而是一块滑板,在原著中是“大徒弟”的他在这里变成了“老幺”,本领也大打折扣;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缩水到了五齿,并且主动背起了行李;而沙僧原先的禅杖则变成了两把小叉;牛魔王与孙悟空相见不相识……
而最具争议性的,还是由深津绘里扮演的唐僧角色。唐僧在剧中被徒弟们反驳时经常会哑口无语,这位唐僧不仅貌美如花,还在剧中穿起了婚纱。女性形象和一些服装配合和扮相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唐僧的“弱者”形象。每逢孙悟空闯祸,唐僧出言教训,两人犹如打情骂俏,关系非常暧昧。
该电视剧在大陆并没有公映,但在台湾放映时仅0.2%的收视率就足以说明观众对这些内容的接受程度,及不同地区人们文化欣赏的差异性所在。一位台湾网友指出,香取慎吾饰演的孙悟空毫无霸气,像在“耍猴戏”。他诠释的孙悟空只会鬼叫,施展法术的镜头不多,甚至沦为“普通的妖怪”。
但也有台湾网友表示:“唐僧的普通人而非圣人形象,更容易被观众接受。若是都照旧剧本走,根本没看头。大胆创新本来就不一定会被所有的人接受,如果日版与港版、台版的剧情、节奏都一样,一定很无趣!”
也有网友认为:“看看美国NBC电视台改编的《猴王》中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和尚’吧。原著中一心向佛的唐三藏,竟然也破戒和观音娘娘谈起了恋爱。还有香港版的那位唐僧,一向慈悲为怀的观音姐姐都无法容忍他如万只苍蝇般的啰唆,而伸手要掐死他。日本版的唐僧就比美国版的、或香港版的唐僧更‘疯狂’,更具有‘颠覆’意义吗?”
日本年轻人的理解
看来,争论还在继续,这似乎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那么,日本的年轻人又是怎么看待此事的呢?
大学四年级的山本圆佳没读过《西游记》,只看过电视剧版。听记者说唐僧其实是男人时,大吃了一惊,“真的吗?下次一定找原著来读,看看原来是怎么写的。”看来,对于那些没读过原著的人来说,日版影视作品的改编还真的有“误导”作用。
不过,与山本圆佳相反,正读大一的野本和宏没看过电视剧版的《西游记》,但从小就把《三国志》、《西游记》等中国名著读了个遍。“改编剧情主要为了提高收视率,刺激观众。对于读过原著的人来说,看看改过的情节也会增加新鲜感。”他说。
“我不觉得改编《西游记》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相反,正是因为大家喜欢它,才故意搞出些新花样,赋予它新的生命力。但是《西游记》所表现的惩恶扬善的精神,和人物特有的个性并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国的古典名著中有悠久的历史和宏大的场面,很多都是日本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在读这些著作时,经常能感受到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自豪。”野本和宏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我能理解有些中国人可能会对改编后的电视剧不满。如果在艺术创作范围内的改编无可厚非,但太过离谱的话,就应该注意了。今后中国两国要是能合拍《西游记》就好了。大家取长补短,相互理解。”另一位日本大学生山本圆佳对记者说。(郭一娜何方)
1234[5]
“我们尊重原著的世界观”——日版《西游记》电影制片人讲述创作初衷
“我们在尊重原著的世界观和人物个性的同时,尽量使更多人能够欣赏这些作品。至于具体的故事情节,请允许我们自由发挥”
日本富士电视台继今年1月份开播的新版《西游记》连续剧在本国收视率获得骄人战绩后,又开始乘胜追击打造电影版《西游记》。
这部制作费用达到日本电影史上空前规模的25亿~30亿日元的作品究竟讲述什么故事?传递怎样的信息?面对中国网民的争议,制片方如何回应?就此,《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近日采访了电影的制片人铃木吉弘。
“金角银角故事在日本最有名”
《国际先驱导报》:新版《西游记》电视连续剧上半年刚刚播完,电影版《西游记》就已经上马,您认为这个神话故事最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
铃木吉弘:为取得宝贵的真经,三藏法师师徒4人在向天竺进发的过程中不断与形形色色的妖怪战斗。《西游记》故事雄壮并充满梦想,悟空、悟能和悟净性格各异,个性鲜明,这些是《西游记》的魅力所在,也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国际先驱导报》:能否介绍一下电影版《西游记》的故事概要?
铃木吉弘:三藏法师一行来到沙漠中的一个城市,举目但见衰草连天。师徒4人被召进王宫,见到了被魔法变成丑陋乌龟的国王和王妃。原来这里曾是一片绿洲,但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两个妖怪夺走了这个国家的绿色和全部财宝,并对国王等人施了妖术。这个国家的居民由于害怕妖怪的力量,失去了迎战邪恶的勇气。在玲美公主的恳求下,师徒4人带着玲美踏上了打倒金角和银角的征程。
《国际先驱导报》:在原著的诸多章节中,为何单单选中了金角和银角这一节?
铃木吉弘:《西游记》中金角和银角这一节在日本最为有名,选择这一节会让日本人感到亲切。
《国际先驱导报》:请谈谈到目前为止的拍摄进展情况。这部电影会不会在中国公映?
铃木吉弘:电影计划将于2007年夏季杀青,今年10月底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夏王陵”遗址已完成了第一次实景拍摄。仰仗上海同行的协助,这次在中国的外景拍摄非常顺利。剧作组人员还将于2007年元旦过后到中国进行第二次实景拍摄。电影是否在中国公映现在尚未确定。
“中国实景是一大看点”
《国际先驱导报》:富士版电视剧《西游记》取得了近年罕见的高收视率,这部电视剧的魅力何在?
铃木吉弘:故事的编排使大人小孩都喜闻乐见,再加上足以代表日本的超豪华演员阵容,我想这两点是电视剧成功的原因所在。
《国际先驱导报》:电影中角色性格的设计和电影整体的定位和电视剧有何区别?
铃木吉弘:应该说没有区别。电影的定位依然是全体家庭成员都能欣赏的节目。因此在设计影片中人物性格时尤其考虑到怎样使孩子容易对人物产生共鸣。要表现的主题都是通过描写师徒4人肩负重大使命继续艰险的旅程,向观众传达朋友和勇气的重要,以及拥有坚信正义之心的重要。
《国际先驱导报》:您认为电影最大的看点是什么呢?
铃木吉弘:这部电影的看点一是豪华的演员阵容,电影延用电视剧的全套演员和制作班底,以创作《东京爱情故事》而一举成名的坂元裕二担纲编剧。二是日本最高水准的特殊摄影技术和电脑图像,三是在中国等地拍摄的雄壮的实景。我们想借助电视剧难以实现的中国实景等手段,表现与《西游记》故事相称的雄壮而充满梦想的世界观。
“请允许我们自由发挥”
《国际先驱导报》:有人认为,富士版《西游记》与原著出入较多,您怎么看?
铃木吉弘:正如我上面说的,我们特别关注怎样使观众们、孩子们对人物产生共鸣。富士版《西游记》和中国的同类作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孙悟空的能力和三藏法师的性格等都设定得较弱,这样做是为了让角色更接近观众,以便观众更容易地感受到他们的苦恼和奋斗的精神。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国内批评者认为这是肆意篡改名著,您对此作何评价?
铃木吉弘:我们在尊重原著的世界观和人物个性的同时,尽量使更多人能够欣赏这些作品。至于具体的故事情节,请允许我们自由发挥。
《国际先驱导报》:日本影视作品中的三藏法师这一角色一直由女性担纲,是因为女演员更适合法师的角色吗?
铃木吉弘:饰演三藏法师的演员应该能够表现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侣所具备的神秘感,深津绘里符合角色的要求,并非刻意挑选女演员。
《国际先驱导报》:您认为应该保持名著的原汁原味,还是应该鼓励自由想像?
铃木吉弘:这不是能够一概而论的问题。或许应该说是因时制宜吧。(记者钱铮)12345
“日式中华料理”自有“法宝”
拒绝“文以载道”、添加时尚元素、追求商业效果,这也许就是“日式中华料理”怀揣的几大“法宝”
日本麦当劳卖的汉堡,估计尝过的美国人十有八九会摇头:“怎么与国内的味道差这么多?”但日本的年轻人吃得津津有味。
至于中国的四大名著,日本人同样不会“照单全收”,一定要加些许时尚元素,来一点轻松搞笑,甚至还不忘撒些所谓爱情的调味料,烹饪出符合本国人口味的“日式中华料理”。
注重时尚和娱乐
四大名著中要数《西游记》最为日本普通国民所熟知。18世纪50年代末《西游记》被翻译并介绍到日本,此后广为传播并深入人心。20世纪初期,日本人开始以这部中国传奇小说为蓝本,创作自己的文艺和娱乐作品。如1926年的剧场版动画《西游记孙悟空物语》等。此后,漫画、电影、电视剧、舞台剧、游戏等各种形式的《西游记》题材作品陆续问世,共计近百种,手塚治虫、藤子·不二雄等著名漫画作家都创作过这类作品。
细看脱胎于《西游记》的各种版本的作品,发现其中多数都在原著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保留的只是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或故事基调——主人公为达到某一目标,在不断与邪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至于具体情节则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跟《西游记》故事根本沾不上边。尤其是近几年的作品,科幻、时尚或娱乐的味道更浓。
比如,分别从1997年和2002年开始在日本漫画期刊上连载的《最游记》及其续集把玄奘师徒4人和红孩儿等角色造型都塑造成染着各色头发、酷劲十足的时尚男孩。诸星大二郎所著的漫画《西游妖猿传》把孙悟空一行西天取经的故事和隋末唐初群雄争霸的史实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亦真亦幻的效果。而小西纪行的《西游记英雄GO空传》充满科幻色彩。著名的筋斗云被分成3种,一种是有精灵附体的交通工具,必须按月付租金,另一种是有轮子的陆地专用交通工具,第三种是比孙悟空本领更加高强的神秘机械兵。
一切为收视率服务
为什么日本的《西游记》相关作品忠实原著的少,天马行空的多?富士电视台200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制片人铃木吉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剧作组人员在设计剧中人物性格和编排故事时充分考虑到了各年龄层次观众的口味和接受能力,尤其考虑到怎样使孩子容易对人物产生共鸣。
在这部电视剧中,孙悟空摆脱了单纯英雄的形象,他冲动而淘气,举动颇具搞笑色彩,也不像原著中描写的那样神通广大。他与师傅和师兄弟肩负重大使命继续艰险的旅程,并在历练中共同成长。新版《西游记》电视剧的这一定位应该说符合了一部商业化运作影视作品的要求。
记者也注意到在富士版《西游记》的正式网站上发言并给予高度评价的都是中小学生以及一些20多岁的年轻人。抓住这些观众的眼球当然少不了流行元素,否则作品再想传达什么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
同样,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要把《三国演义》改编成描写高中生之间格斗的漫画,把《水浒传》演绎成类似《指环王》、《哈里·波特》这样的魔幻小说。
拒绝承载沉重话题
“日本文艺作品并不承载那么多的东西,这是一个事实,日本文学中也没有中国所谓的载道文学的传统。比如日本小说,很简单,同时换一个思维,又觉得它很纯粹,就拿日本比较出名的推理小说来说,你说它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意义,也谈不上。日本有一种‘纯爱小说’,没有什么官能性。日本按照自己的社会文化心理、美学传统拍出来的电视剧肯定是不同于我们心中的。”对日本文化产品颇有研究的中国学者刘柠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一名姓大木的日本女士就对记者指出,“这部电视剧很有趣,我从头到尾看完就是因为情节比较搞笑,大家平时工作、生活压力大,闲暇时间正好借此舒缓一下。”(记者钱铮张岚)12345
点评:且看日本猴子七十二变
就像我们无需担心欧美拙劣的洋中餐砸了我们中华美食的牌子一样,我们为什么要为一两部“中为洋用”的作品发起文化保卫战呢
1988年央视版《西游记》
大概给太上老君看丹炉的两个童子偷了不止紫金葫芦和玉净瓶两件宝贝,他们离开兜率宫的时候,行李里还藏着一部“好易通”之类的东西,因为金角和银角大王要做讲日语的妖怪了,而且,唐僧师徒四人也配备了类似的装备。
近来,日版《西游记》的消息在大陆互联网上一石激起千重浪,一轮“保卫传统文化精粹”的“抗日风暴”正在互联网上兴起。
至尊宝和梁家辉的区别
网友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是可以理解的,面对近些年外国文化产业动机多半不怎么单纯地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捍卫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符号,确实是一件非常值得大众关注和参与的事情。
问题在于:是我们无法容忍恶搞,还是我们容忍外国人恶搞,以后只是无法容忍日本人来恶搞?
如果是无法容忍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恶搞”,这是一个对“文化”作何理解的问题。抛开“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即在于其无限可解读性”之类的大言不谈,不妨列举一下周星驰版《大话西游》的孙悟空与其他人物的关系设定:爱上如来佛祖的灯芯,喜欢头有400多斤重的白骨精、和铁扇公主偷情、与牛魔王妹妹结亲……比起六小龄童的大圣来,周星驰的猴子当然是颠覆性的恶搞了,但又有谁能否认《大话》非凡的票房业绩和卓越的艺术价值呢?特别是在中国的“大话一代”中,《大话》不是被公认为“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典范之作吗?虽然不是每个把这个名词挂在嘴上的人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即使是非体制的恶搞,只要没有触犯底线,就应该宽以待之。而这个底线,就是对人类共有价值的尊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认为《大话》至尊宝的“一万年”和吴承恩老先生的“强者为尊应让我”一样感天动地。
对艺术作品作延伸性甚至“颠覆性”阐释或解读是应该宽容的,不应该宽容地是诋毁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不管是出于蓄意或者无知。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电影《刮痧》里面那个将孙悟空诠释为监守自盗的小偷的傲慢的美国“黄蜂”。所以我们才对梁家辉在法庭上不计后果的勃然大怒击节叫好。至于东洋版《西游记》是否涉及诋毁《西游记》的精神内涵,在电影还没上演之前就下断言是不是过早了些呢?
盗不走的中华文化精髓
既然并不是对恶搞一概不能容忍,那么,大约可以推定,网民所不能容忍的应该是由外国人来恶搞了。不过这个假设却遭到了从《图兰朵》到《花木兰》的反诘,要知道,普契尼对什么是中国文化几乎一无所知,《图兰朵》不过是一些穿上“中式服装”的外国人在抒发他们自己的情感世界,而他另一部关于东方的不朽歌剧《蝴蝶夫人》更是充满了马可波罗式的对东方的幻想——而且还不是纯洁的幻想。至于《花木兰》,那条名叫木须的龙是怎么回事?难道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的颠覆性恶搞吗?好像并没有人对这部“不忠实于原著”的作品大惊小怪是吧?
更何况,其实就《西游记》而言,我们的猴子也颇具有些天竺血统,美猴王的原型其实来自于印度的伟大史诗《罗摩衍那》里的哈奴曼猴王。可见,无论洋为中用,还是中为洋用,都是“古已有之”。
看来问题是在于,只是因为这回来翻拍的是日本人,有人才如此反应激烈——有的出于对民族文化的忧心,有的则是纯粹出于一种感情的宣泄,后者典型的例子是声称“谁翻拍都可以,就是日本人不行!”
对于后者,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这种日式中华料理,没好没不好,毕竟日剧取悦的是日本人。以各种艺术形式演绎中国经典《西游记》在日本并非首次,此次也仍属于日本文艺界正常的文化活动,并不涉及到什么民族感情不感情的问题。”
对于前者,我们说,其实,日本人在误解或者曲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早在辜鸿铭时代就已经举世闻名了,草率和粗疏作为他们比较文化学的一个“特性”并不始于这部日版《西游记》或者类似的任何电影。让猴子和唐僧谈恋爱不过是他们并不怎么高明的一种文化解读而已。那么,既然是草率和粗疏的,我们又何需担心呢?
就像我们无需担心欧美拙劣的洋中餐砸了我们中华美食的牌子一样,我们为什么要为这样一部而发起所谓“文化保卫战”呢?即使我们需要这样做——因为据说日本人还要把他们的《西游记》卖到海外去,他们那个扮相实在不怎么样的“孙悟空”就在戛纳的海滩上耍了一番不伦不类的猴戏,我们应该做的也是请章金莱先生再度出山,拍出更好、更正宗、更原汁原味的《西游记》奉献给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世界各国观众。对不起,日本观众不在此列,根据29个百分点的收视率,看来他们更喜欢他们的香取慎吾,那就算了。
说到底,让香取慎吾或者随便什么人,粘上点猴毛,就想盗走我们的文化精髓,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叶海林)
1234[5]
反光镜:中国也对外国经典“出手”
在不满国外对中国经典“恶搞”的同时,有些中国人也在“恶搞”人家的经典
拿经典艺术作品“开涮”已经成了中国“恶搞族们”的惯性思维。从古典文学名著到世界名画,从英雄人物到国家元首,无一能逃脱被“恶搞”的命运。挑战权威与严肃似乎成了最可产生笑料的创作源泉。
像其他国家的网络恶搞高手们一样,中国“恶搞族”已经不满足本国的经典作品,国外的经典艺术品也成为他们的至爱玩物。
这其中有些已经成为“世界知名”恶搞作品。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那个无意间被人偷拍的小胖,其斜眼回头的照片被传到某网站,网友们开始用PS软件把他的脸合成到机器猫、阿里巴巴、怪物史莱克、蒙娜丽莎、自由女神、蝙蝠侠的头上。
还有一些借用国外题材反映中国问题的视频短片,比较“著名”的有《分家在十月》,这个短片取材自苏联经典革命影片《列宁在1918》,利用错位产生的效果,讽刺言辞异常尖刻,多处涉及个人隐私和某电视台评论部的分家内幕。
此外,类似的恶搞作品不一而足。卓别林系列无声电影硬是被配上了方言,闻名世界的《摩登时代》《淘金记》黑白影片,居然也有了四川话版本!为其配音的还是两位巴蜀笑星。诸如此类“恶搞经典”作品有的流传广泛,影响甚至已经超过原著。
对于敏感严肃的政治题材,“恶搞族”也不放过。布什竟被小胖捉弄,布莱尔变成女人,各国知名领导人的形象被移花接木地剪切进各种图片里,《柔情似水:恶搞布什和布莱尔》的视频着实让一批人笑破肚皮,同时也遭到一片恶骂。
一位资深网站编辑在谈及国内外恶搞经典的案例时表示,“别的国家的人看到我们恶搞他们的东西也会有反应,不过有的心态比我们好,认为这是不同的理解和演绎。而有一些中国人就往往把外国的作品上升到民族感情的层次,其实此是此,彼是彼。”
“人嘛,总是这样的,自己怎么丑化自己都无所谓,但要是外人对我不敬,那可不行,那就是尊严受到侵犯。其实现在的中国人没有那么保守和极端了,对外国人恶搞自己的作品很多也会淡然一笑。但是对于日本就比较复杂了,这大概也是难以摆脱的历史情结吧。”“虫儿飞”在他的博客里写到。(记者张威威)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网友痛批日版《西游记》指责其恶搞糟蹋文化羊城晚报消息:日本版电影《西游记之大战金角银角》已经获准在中国宁夏拍摄,由于该片继续电视剧的恶搞风格,孙悟空变成神经质的小超人、唐僧由女星反串、猪八戒戴起大沿帽,引起内地很多《西游记》迷不满。作为影片的协拍方,上影集团表示,“我们只是负责提供技术支援,整个影片内容通过电影局的审核”。>>>点击详细唐三藏都由女星反串日版《西游记》中国取景新闻晨报消息:李连杰、成龙版《美猴王》明年4月开拍;六小龄童版《西游记》正在筹拍;有传张艺谋也要拍《西游记》……一时之间《西游记》成了最烫手的题材,就连日本人也来凑热闹———由于富士台的电视剧《西游记》获得了平均23.2%的高收视率,由原班人马构成的电影版《西游记之大战金角银角》立刻走马上阵。目前,该剧在上影集团的协作下已基本结束在中国的取景,计划于明年7月上映。>>>点击详细1234[5]
(责任编辑:赵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