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记者在佛国寺遇见一群中学生,他们都会说几句汉语。
期待韩中“穿梭外交”
在韩国外交通商部亚太局协力官赵百相先生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墙上挂满了东亚国家的地图,其中最显眼的是中国地图——就是我们在国内最常见的那种大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这与办公室主人的职务相对应——赵百相先生主要负责中国事务。
记者首先就未能在卢武铉总统10月13日访华前来韩国采访表示歉意。赵百相笑着说:“你在卢总统访华后来访更好。卢总统这次中国之行,为韩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打下了战略基础,意义深远。”
赵百相接着就朝鲜进行核试验的背景下发展韩中关系的“战略方向”作了诠释:为了东北亚的稳定,首先,双方对朝鲜进行核试验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其次,同样是为了东北亚的稳定,一致反对对朝鲜动武;第三,在朝核问题上,就制裁达成共识;第四,在对朝制裁的同时,要加强对话;第五,为避免形势恶化,呼吁相关国家要冷静应对,防止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并敦促朝鲜重返六方会谈。
“从中国的角度看,战略合作关系是大国间适用的概念。韩国面积小人口少,但韩国有发展潜力,在东北亚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认为,韩中之间也可以建立这样的关系。”
记者注意到赵百相在诠释“战略方向”时像是在照着事前准备好文本说的——这些话是对我预先提交的三个问题之一的正式回答。
赵百相认为,在出现严重问题的关键时刻,韩中两国立即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这是应该值得国际社会肯定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形成要有两个条件:一,距离近;二,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重要地位。
赵百相说:“乘飞机从首尔到东京约需2小时,到北京只需1小时40分钟。韩中之间完全有可能经常开展‘穿梭外交’,就像欧洲国家之间那样。希望明年胡锦涛主席和其他中国高级领导人能访问韩国,哪怕一天也好!”
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希望签订自贸协定
在韩国外交通商部讨论中韩关系的发展,自然不会不涉及双边经贸往来。赵百相谈到,中韩确定的在2008年将两国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已提前三年在2005年实现;中韩双方已达成共识,将采取措施,使2012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也就是在2005年,韩国总统卢武铉在首尔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后即宣布,韩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外贸界人士认为,由于韩国在很长时期内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直接结果是在裁量中国商品是否倾销时采用“非市场经济”标准,韩方往往启用反倾销等非关税措施,阻碍了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这也是造成中国对韩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的原因之一。
在韩国财政经济部,政策司司长赵源东先生在回答记者“怎样看待十几年来中国对韩贸易逆差状态”这一问题时,作了另一种解释:“这就好比韩日贸易韩方总是逆差。这是由双方经济发展水平、贸易结构、价格等因素决定的,短期内很难改变。中国从韩国进口零部件、原料,中国的企业组装成整机、成品后出口到第三国实现了增值,总的来说还是顺差。”
尽管在逆差问题上见解有不同之处,但赵源东先生对韩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一举措重大意义的认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韩贸易发展消除了障碍——无疑与他的中国同行是一致的。赵源东说:“韩国希望就签订韩中自由贸易协定同中国谈判,如果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是不可想象的。韩国和美国进行了第4轮谈判,争取明年3月签署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希望下一次自贸协定的谈判对象是中国。”
“我昨夜在电视上看到,韩国有些农民反对签订韩美自由贸易协定。”
赵源东说:“是的。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会碰到不少问题,如农业问题。但一旦签署后会获得更多的利益,能进一步扩大经贸交流。除了贸易,也会对投资起到促进作用。”
赵源东接着以“航空自由化”为例,说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意义。
今年6月,中国与韩国在山东威海签署了一项协议,使韩国与山东省之间实现航空自由化往来。韩方有意推动韩国与中国其他省份的类似合作。
赵源东告诉记者:“航空自由化协议签署后,韩国到山东的机票价因此下降了一半。首尔到中国青岛的机票比到韩国济州还便宜。对航空公司来说,利润空间小了,但有利于乘客,乘客多了,航空公司还是赚了钱。签订自贸协定也是这样,有些部门有些单位的利益可能暂时受损,但从两国总体利益来说,利大于弊。韩国政府希望同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意向,已与中方非正式谈过,只是以前一直没向媒体披露。”
中韩实现自由贸易当然有其积极意义,然而短期内能否签订有关协定,现在还难以预测。但中韩贸易量将继续增加,贸易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2012年的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经双方专家论证,只要不出意外就能如期达到,那是肯定的。
合作解决朝核问题
与外交通商部、财政经济部的高楼大厦不同的是,韩国统一部下属智囊机构统一研究院坐落在一栋带庭院的小楼里。未进门,就能看到院里矗立着一块约2米多高的灰色人形巨石,上面镌刻着四个十分醒目的大字:“祖国统一”;进得门厅,又见对门的墙上挂着一帧宽一米多的横幅,也是四个汉字:“民族和合”。
该院分管计划和合作的负责人、资深研究员全贤俊博士接待了记者的造访。我们的话题是朝鲜因核试验而受到的国际制裁及其对朝鲜国内政治、半岛统一的影响。
全贤俊博士介绍说:“韩国人对制裁朝鲜有两种不同的立场:一种认为应该跟着美国采取制裁措施,停止对朝粮援和观光旅游项目,甚至是参与美国领导的‘防扩散安全倡议’,即参与在海上对朝鲜货船的检查。他们的宗旨和美国一样,希望通过制裁使朝鲜出现混乱,最终导致朝鲜现政权的垮台。不过,持这种立场的人也不主张采用军事手段解决朝核问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不应该制裁朝鲜,如进行制裁,朝鲜现政权会垮台,进而出现内乱。这对韩国不利,对中国也不利。”
“有人认为,一旦朝鲜现政权垮台,半岛南北可能就此实现统一……”
“没有这种可能性。朝鲜民众不会有人赞同乘内乱与韩国统一,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决定他们不会这样;韩国也很少有人会想借朝鲜内乱之机实现统一,朝鲜太落后。”
“我注意到,在朝鲜核试验后,韩国有民众示威抗议,情绪很激烈;但当国际社会要对朝鲜实施制裁,又有韩国民众游行反对。我估计韩国政府不会跟着美、日跑;尽管主张制裁,但不会取消粮援,不会停止离散亲人团聚和合作开发金刚山旅游风景区的项目,也不会成为‘防扩散安全倡议’的正式成员。”
全贤俊说:“我们赞同中国重视对话,重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朝鲜核问题。不管美日实施什么制裁,对韩中来说,更重要的是维持东北亚地区的稳定。”
显然,中韩之间在应对与最终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具有加强合作的空间。
告别前,全贤俊先生说:“我的儿子在学汉语,如果他以后有机会去中国,可以让他来找你吗?”
“没问题。你的儿子多大?”
“22岁。”
“比我女儿小。”
“喔?你几岁了?”
当他得知记者比他虚长了几年后,立即用汉语唤了一声:“大哥!”
我先是一怔,然后两人大笑、握手,陪同的翻译金玟廷小姐也笑了。
一场对“敏感”问题严肃的讨论,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了。
文化交流代有传人
我知道不少韩国人会讲一点汉语,有许多韩国年轻人在学汉语。据赵百相先生介绍:“中国人喜欢韩国电视剧,韩国人也喜欢中国文化,在韩国,汉语之‘热’,仅次于英语。所有综合性大学都设有中文系,有的还设立了汉语翻译研究所。世界上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外国人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韩国人。韩中文化有相似之处,韩国电视剧的主题与儒家思想有关,儒教的价值观在韩国广大民众中引起了共鸣。”
记得10年前,我在韩国三星集团参观,宾主交谈中听到不止一位韩国朋友提起《三国演义》、《水浒》中的人物和故事。这次,在采访之余,东道主安排到世界遗产佛国寺游览,在附近的饭馆用餐时发现,这饭馆不大,汉语书法作品倒有好几幅。更巧的是,这次陪同我的金玟廷小姐,是10年前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韩时的翻译、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学院教授李贞顺的得意门生。10年后与李贞顺女士重逢,双方畅谈中韩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倍感加强交流之必要。
中韩交往源远流长,现在更是关系密切。但关系虽好,有时误会也有出现——如赵百相先生告诉我:韩国人有许多汉语的姓,但不要以为这些韩国人的祖先是从中国来的,与中国人是亲戚。他们的祖先当年只是参照中国的“百家姓”,借用汉字作自己的姓。
中韩不是亲戚,而是邻居。卢武铉总统这次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后感慨道:此次访华别有意义,为期一天的工作访问意味着韩中关系是何等亲密,韩中是特别的邻居。
在佛国寺遇到一群来秋游的中学生,他们先用英语同我打招呼,得知我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时,其中有个女孩马上又用汉语连说“你好,你好!”金玟廷为我们拍了一张合影。面对这些清纯可爱的孩子和一派绚丽多彩的秋景,我想起了卢总统的那番话。
我在收获的季节再次来到韩国,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五天,但是我能感受到,在中韩领导人和人民的共同耕耘下,两国关系已结出硕果。虽然有时会有误会,甚至还留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误会不难说清楚,障碍也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最终消除。“特别的邻居”关系将来应该更加密切。(记者徐海清)
环球时报消息:中国已经崛起为国际舞台上的强国。此前,中国对强国的叙述多是负面的,而现在中国正在大幅修改其有关强国的“历史观”。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已经进入强国行列,如果坚持过去的历史观念,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以前中国认为,列强对弱小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掠夺他们的资源和经济,而中国则是世界革命的中心,中国将成为颠覆列强主导的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现在中国认为,强国有着良好的社会结构,尊重法治和人权,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不会威胁他国,中国将走和平发展之路。>>>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赵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