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称,国内的纪录片市场毋须担心,国外对其十分关注。
广州的纪录片内容多为本土纪实。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大会主任雷于蓝致辞:
广东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孕育出具有独特个性和丰富内涵的岭南文化,无论是音乐、建筑,还是人文、社会风貌,岭南文化都是璀璨的中华文化中的奇葩。我们希望通过“广东日”的举办,为国际纪录片界提供更多更好的纪录片摄制资源,增进广东与世界各国纪录片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世界通过纪录片了解广东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了解今日飞速发展的广东新貌。”
以为中国纪录片搭起通往世界的平台为目的,以纪录片展播、纪录片市场活动、纪录片评优和讲座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纪录片界规格最高的国家级盛会——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昨日在广州举行,大会同时还举行了以展示岭南文化为主题的“广东日”活动。国家广电总局、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方面的领导,来自世界15个国家的独立制片人、导演、国际著名纪录片节、纪录片播放机构和购买集团的代表,以及业界专家超过500人出席了开幕式。
各题材纪录片值得一看
昨日下午5点,200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正式开幕。大会将在“关注贫困”为主题的评优活动中,评出5名评委团奖和5名中国制作人奖。纪录片大会评委会主席米歇·诺尔先生表示:评优最重要的标准是,拍摄的电影必须能够影响和震撼我们的思想、心灵和灵魂,获奖纪录片将于本周末对外正式公布。此外,纪录片市场活动还将评出15个最具国际市场潜力的方案与国际购买集团的代表见面;在大会举办的大师班活动中,嘉宾还将有机会与世界著名的纪录片营销大师面对面进行交流;而不同题材的纪录片展播活动更会令观众眼前一亮。
16部广东纪录片获奖
作为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国际纪录片大会主办方,广东本土的纪录片自然备受关注。继早前广州电视台纪录片展播专场之后,在昨天的“广东日”上,又播映了两部优秀的广东纪录片。其中一部是入选德国慕尼黑国际纪录片电节的广东电视台作品《家园》,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广东连南瑶族群众在传统与现实的互动中走向新生活的历程。另一部则是茂名广播电视台选送的《一个人的戏班》,它真实纪录了高州单人木偶戏“鬼仔戏”,让人领略了粤西民间独特的艺术风采。同时,广东日还展播了精心组织的24部广东优秀纪录片的精彩片段。这些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广东社会、历史、文化风貌。
在昨晚的“广东日”广东本土优秀纪录片颁奖仪式中,《家园》和《一个人的戏班》荣获一等奖,南方电视台《会纸人家》等3部纪录片获二等奖,广东电视台《潮风起处是我家》等11部作品获三等奖。首度移师广州的“新锐导演计划”,被选中的六个方案已新鲜出炉(见表)。这6部方案是从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逾四百份提案中脱颖而出的12名入围“新锐导演”中挑选出来的,将全面体现今年“新锐导演计划”的“素描中国”主题,得到Discovery的全额支持,在9个月内完成拍摄任务。
15个方案将在粤获资助
今年纪录片大会的主题是“关注贫困”。大会已邀请到9个国家,17个纪录片播放机构和购买集团参加。其中,大会设置的纪录片国际交易培训、纪录片制作方案预售等活动内容,将为与会者提供最专业的、最先进的纪录片营销之道。大会嘉宾将有机会与世界著名的纪录片营销大师们面对面交流。同时,2006大会将选出15个最具国际销售潜力的纪录片制作方案。获得者连同他们的方案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提供资助,参加2007年欧洲或北美洲国际纪录片市场活动。大会设置纪录片交流区域,则是为过往两年制作完成的纪录片成片提供片源搜索、观摩和交易信息而专设的观片区域,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卖家和买家们提供一个纪录片成品的交易平台。(记者王丽凤 周昭 谭争劼 实习生 张静 通讯员 陈诗慧)
姚国发:
广东纪录片要加强深度
说到在广东拍摄纪录片,姚国发觉得很幸运的是不用担心氛围的问题:“你看,每年都有一次纪录片大会,有良好的平台展示自己,每年也都有跟同行交流的机会,亦有卖片渠道和吸纳投资资金的渠道……”但是,姚国发希望本土的同行能够更加注重纪录片的深度问题。“不是把专题片改个名字拿过来应应景就好的。”凭借多次参加国际大赛以及与国外同行交流的经验,他认为:“国外对于中国纪录片是十分关注的,因此市场的问题并不用担心。不过就要求一定要表现得很细腻,要有深度。”
(姚国发是国际纪录片大会的“四朝元老”,曾目睹了纪录片大会从诞生到现在的整个发展过程。2004年至2005年,他执导的纪录片《琴童》和《阿八姑》分别入围法国FIPA第十九届国际电影节以及第九届纽约布鲁克林国际电影节。今年,他参加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的作品是《月缺》。)
朱春光:
不要老是瞄着国外的奖项
说到国内的纪录片氛围,朱春光认为太多的国内纪录片导演将目光锁定到国际奖项和国际电影节上了,其实立足本土才是最重要的。“能够得到国内观众的喜欢和认可其实是很难的,也是很必须的。目前国内纪录片的氛围已经有了,观众群也是有的,市场方面有良好的空间何必都要挤到国外去呢?”他认为,扎实的耕耘国内的纪录片市场是目前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的最需要做的事情。
(朱春光从事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工作已有多年,曾经制作了大量的历史,科技和时事类节目,具有在亚洲多个国家和澳洲拍摄的经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