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展城市应急水源地调查 防战争或地表水污染时投入使用
调查优先选择在天河区长寿村
时报讯 (记者 夏令 通讯员 梁晓玲) 地下水是城市应急和储备水源,在发生战争或地表水出现大范围污染的情况下投入使用。 而广州由于没有系统地规划地下水源供水工程,一旦地表水水源受到污染或破坏,很难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此,广州今年开展“城市应急水源地调查”,并优先调查天河区长寿村,以及广花盆地、瘦狗岭断裂一带,寻找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这是记者近日从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对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的提案答复中获悉的。
提案 适度开采地下水使用
今年市两会期间,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提交提案表示,广州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紧张,水质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兼具。 据专家预测,至2020年,广州市总需水量约为每年73亿立方米,水资源缺口达每年10亿立方米。目前,广州七大水厂的水源均取自地表的珠江河道。而广州地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据初步估算,地下水资源量约为21.2亿立方米,占当地水资源量的26.1%。且水质良好,大部分符合灌溉、工业、生活用水的标准。
因此,九三学社建议,深入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并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尽快启动地下水源工程选址与规划,根据地下水资源布局,适度开采地下水,并实施循环水务战略。
答复 开展全市地下水环境调查
日前,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对此作出了答复。国土局表示,广州目前除南部供水水源较有保障外,北部和东部水源均存在水质污染和咸潮威胁。广州城市供水水源安全问题已初步显现。而地下水除了灌溉、饮用外,更重要的,应是作为城市应急和储备水源,在发生战争或地表水出现大范围污染的情况下投入使用。而广州由于没有系统地规划地下水源供水工程,一旦地表水水源受到污染或破坏,很难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广州市开始进行“城市应急水源地调查”的实物调查工作。调查优先选择在天河区长寿村一带开展,其次是广花盆地、瘦狗岭断裂一带,调查面积300平方公里。目标是圈定符合作为饮用水水质要求且有一定开采潜力的构造裂隙水带或含水层,作为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提交调查成果。
另外,还要争取在2010年前立项,开展全市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划定未污染、轻度污染、中等污染和重度污染四种地下水源区。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评价,则以地下水超采区为重点,着重对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面沉降、塌陷区和咸潮入侵区进行调查。调查争取用2~3年时间完成,届时将启动地下水源工程选址与规划。 (责任编辑:刘峰) |